须要两篇以“生命的姿态”为话题的记叙文。每篇约八百字左右

99作文网 2025-04-09 15:52 编辑:admin 241阅读

一、须要两篇以“生命的姿态”为话题的记叙文。每篇约八百字左右

生命的姿态 

一棵高大的树,叶子在阳光下发出光芒,可我始终没能走下河谷,于是,那棵树便能永远立在那儿,保有了一身来自天上的璀璨的金黄。

花开半夏,最终逃不过凋零的命运。她们就如旧上海那些风华绝代的女子,浓妆艳抹唱出一季繁华,一生凄凉。

繁花落尽,心中仍留有花落的声音,悲凉的,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间飘落,不知道要向谁印证这一种乍喜乍悲的忧伤。    “璀璨过,耀眼过,虽然时光已不再。”但可曾发现,一生中的种种努力,都只是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然后,用短暂的美丽与一辈子抗衡,装作是心甘情愿。

而树,却以永恒的姿态立在那儿,没有花的妖艳,只是树的平凡与树的高大。

树一样的人生是我向往的,树一样付出,树一样平凡,树一样收获,树一样低调,树一样坦然。----这,便是一种生命的姿态。安静地立在那儿,踏实地扎根生长,无悔地付出。

人生便也是如此。看过了太多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等等悲伤的故事,最后会发现一切琉璃繁华都是假的,最真的,还是平平淡淡的生活。用一颗细腻的心去发现点滴之美,人生自然会很充实。

曾经爱过花的轰轰烈烈,曾经向往过的一种生命的姿态,叫做惊艳。曾经,那是小孩子的时候了。如今,我已渐渐长大,从幼稚走向成熟。或许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太污浊,也许是成长的必然,让我在某天的某一个瞬间蓦然发现轰轰烈烈不如平静。

不想有太多的名利牵绊,不想计较太多的得失成败,不想身边充斥太多的流言蜚语,所以,宁愿选择做一棵树,选择一种叫做平淡而充实的生命的姿态。

树有时候也会开花,那只会令树更快乐,花凋谢,树还是树,树还是快乐的。当有一天不得已走到了尽头,回首望望,若一生中没有什么太大的遗憾,便是最完美的事了。

有些深印在生命里的记忆,却是不容我随意增减,也不容我遇上迁就的,哪怕只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将根深扎进我心里,浸透心房。

当晨光初现,我的心中,有一只白鸟轻轻飞起,几经徘徊犹疑,终于,在无垠的天空中选定了飞翔的姿态。

二、以《生命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作文

站在这个黑与白布置而成的世界我开始迷茫,一个人站在那里,不知道该干什么,等待有人领着我去该去的地方?头一次参加葬礼,我呆若木鸡,棺材里躺着那个人感觉好陌生,但她是我的家人。 我不知道该叫她什么?或许是叫太奶奶,或许叫太婆。她最疼爱我,我童年的记忆里有这个老人带我放风筝,有这个老人用省下的钱给我买糖。但是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不见面了?她僵硬地躺在那里,用她最后一个姿势躺在那个狭小的空间里,周围有人在哭泣。 由于上学的缘故,为方便起见我住在市中心,而那些老人却选择住在乡下老房子里。然后每天起来开一下门,看自己的儿孙们有没有来。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名为“老人”的那种人却有着一个共同点,都会张望着远方盼望着自己儿孙们的出现。 我们的邻居就是一对老人。我经常看见他们向外张望。可我为什么没想起我家也有这样的老人正以同一个姿势等着我的父母和我回去看望他们? 太奶奶,即使已经90岁高龄也喜欢自己打扫房间。背是弯曲的,甚至佝偻的快要碰到地了。因此现在躺着的她让我感到陌生,因为她看起来一点也不佝偻了。 我和妈妈向她鞠躬后来到她身边。一张毫无血色的脸上刻着几乎见骨的皱纹。我忽然明白她真的死了,不会再以佝偻得不到一米的高度望着远方盼望我们的出现了;不会为我们偷偷藏着我们爱吃的东西,直到过了保质期;更不会再听我说我们要来之后大张旗鼓地张罗可口的饭菜等看着我们津津有味的吃掉了。。。。。。 太奶奶以一个盼望着的姿势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我和妈妈都懊悔不已,遗憾没有多抽时间多陪陪她。 生命的姿势或跑或跳或走或爬,形态不一,多种多样。但是别忘了,有种名为“老人”的人,常年只用一种姿势,半开着门向外张望,好久之后才关上门,不久之后又在门口张望。他们的目的好象就只有等待。 晚上八点多她的葬礼彻底结束了。一个生命落幕!我们带着满腹的遗憾和歉疚悄然离场。 第二天清晨,太爷爷站在门口打扫着,他也以同样的姿势向门口张望着。不知道下次见到我们又要过多久了。。。。。。。

三、生命的姿势 作文!!!!!!!!!急急急急急

一直以来,我总试图对生命的意义作形而上的思考,却一直最无知,最卑微地生活在自己构筑的安全堡垒里.自以为是的存活.我不让外面的世界靠近自己,威胁自己.只是留一个洞口,用来张望,用来洞察.我努力地看清每一个从洞口路过的人,每一件发生在洞口外的事.体会每一种意义,理解每一种规则.我这样,我学着慢慢长大.

必须得承认,我们的成长正处于一个尴尬期.我们已不再是疯来疯去的小朋友了,我们已不再敢轻易地拉住女孩子的手,我们已懂得自己也有面子和责任,我们已开始尝试生活,尝试理解生活.但是,我们依然不敢宣称自己的成熟,甚至连懂事这样一个词,我们都不敢喊得掷地有声.每当我们需要勇气,抉择,抑或责任时,我们都异常强烈地感受到:我们都还只是孩子,一个不能承载和担当的弱小生命.

在身体成熟与心理成熟存在的不相称中,我们着实活得为难.

我想,我们是没有学会面对.以前也不需要我们面对什么,该上什么学校,该去哪些补习班,该有哪些特长,该怎样树立理想,甚至要去哪里留学,要娶什么样的姑娘,都有人替我们操心得很周全了.所以我们不太有立场,不太有主见.没有人让我们面对什么.

我们不会面对,包括轻松,也包括沉重.

上次刮沙尘暴的时侯,我的对手当然也是朋友对我说,你多背上两本书吧,风大,压着些,小心飘起来!我是当着关心和爱护来理解的,还很是感动了一番,谢谢了一番.可另外一个同学却理解出了很是深刻的一层含义.那可绝不是自己很瘦容易被风吹起来那么简单.

又一次想起了奶奶.我坐在她的病床边,她紧紧地捏着我的手,但已不大捏得住了.手在不停地颤抖,整个身子变得扭曲,绻作一团.她不停地念着我的名字,我一遍遍地应声,可她依然不止地念着,声音越来越微弱,显得怎么也不放心.我还记得当她的手突然从我的手中抽离,掉落下去时,我从床上倒了下去.手依然保持着握的姿势.在空中荡着,却什么也握不住.我多么想阻止她闭上眼睛,可我不能,第一次感觉到生命是如此不可掌控.我无能为力.我知道,她的灵魂就此远离,我再也不能将她从床上扶起,听她讲年轻时的故事.

我们不会面对,自然也不会倾诉.每个人都习惯将自己的感情全部压抑,一概埋藏,不给人何人觉察.所以,我们注定孤独,注定单枪匹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