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 教师资格证 小学语文教学能力
考一张语文知识卷子,接近于初中水平,作文考记叙文,教案考小学的课文
二、小学作文辅导教材
甜水园,或者在网上订购
三、如何走出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
要想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激发其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但传统的 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僵化、孤立呆板。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熟练把握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出系统、实用、灵活的训练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计划,避免盲目的照搬和工作中的随意性,使作文教学规范化、有效化。
“训练”走向“表现”。长期以来,对于作文教学,我们习惯于称之为作文训练,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训”下进行写作练习。不少教师为此还找出依据,认为学生的写作不同于成人的写作,学生只是在练习写作,学生的作文称之为“习作”。“习作”有两个意思,即“练习写作”和“练习的作品”。既然要“练”必然要“训”,作文训练便是理所当然的了。学生写作需要训练没有错,把学生写作与成人写作进行区分这本身也没有错,关键是把作文教学完全当做训练,只看到学生写作与成人写作的不同点而没有看到相同之处,这就不可能把握住学生作文的本质。学生写作既是一个练习(学习)的过程,同时更是学生言语生命的自由“表现”。作文教学的“表现观”认为学生作文是学生言语生命的表现过程,作文教学应该无限相信学生的言语潜力,并促进学生对自身言语潜力和天性的开掘与表现;应该无限相信学生的人生是自我实现的人生,并促进学生人生的自我实现。作文教学的“训练观”只能钳制学生的表现,约束学生的自由发展。唯有以“表现”涵盖“训练”,从“训练”走向“表现”,作文教学才有活力,学生发展才有保障。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