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节作文(过洋节日相关作文)

99作文网 2025-06-20 19:37 编辑:admin 206阅读

一、洋节作文

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

我认为,一篇文章,一本书,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我也被改变过我看过一篇文章,文里写到:我不是不喜欢过洋节,你正在吃着巧克力,过着情人节、圣诞节……时你还记的那古老的中国节日吗?氏银扒它们正如巧克力、礼品各种食物正被吃掉。

我们的.语文老师说:这英语系的特别关注外国的节日。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英语老师。他说:我们中国人和外国人不互相了解,中国人还老是过外国人的节日。中国人已全然忘记了我们的节日。

我在日记上写着:我们的节日正在后退,甚至会至消失。语文老师写上了:节日不会消失的,你们会传下去的。可我认为我们这些青年喜新厌旧,只有少歼昌一部分人会去传承。

我不希望你去抵制洋搏指节,但你要把节日传承下去。

二、谈谈春节与洋节对我们的影响,高中作文400字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过春节俗称过大年。几千年来,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让中国人感受

的友李好是团圆、温馨、喜庆、祥和。今年的春节大年初一,巧遇西方的情人节,这一天许多年轻人一大早就纷纷地离开了亲人,走出家门,捧着玫瑰花,带着巧克力去约

会心上人。面对热衷于过洋节而冷落中华传统节日一族,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的沉重。近年来,外国的“情人节”、“圣诞节”、“平安夜”、“愚人节”好铅凡是洋

节,就有国人对其追捧。那些赶时髦的商家把洋节炒得惊天动地,那些好奇心强的年轻族把洋节过得轰轰烈烈。而对本民族传统节日却不屑一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

悲哀!记得有一年的端午节,作为电视台的新闻记者,我走上街头,采访有关端午节话题的新闻。没想到我遇见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采访对象。问:请问,你知道端午

节的由来吗?答:知道,不就是吃粽子吗?问:你知道屈原是什么人吗?答:我想想,啊,我想起来了,屈原好像是我家的邻居。这位年轻人连端午节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都不知道,真是不可思议啊!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进程中产生了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传统节日形成的过程,也是这个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比如我国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情人节、

中秋节

等都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可以说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凝结着深厚的民族情结,承载着动人的历史故事,寄托着华夏儿女的希望和祈福。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门的打开,传统的节日渐渐淡化了,传统的记忆渐渐的褪色了,不仅如此,崇洋媚外现象不胜枚举。不是吗?好端端的一头黑发漂染成黄

头发,认为是时尚;穿上袒胸露背的服装被视为洋气;中国的七夕情人节无人问津,西方情人节却津津乐道。当然,对于西方文化的扰乱精华我们是可以吸取的,不过,应该是在发扬、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当春节的亲情和洋节的爱情发生冲突时,别忘了我们是中国人。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我们是不是应该世世代代来传承呢?

三、关于过洋节的话题作文求解

每年的圣诞节,网上基本都会展开一场热烈讨论,主题为中国人到底应不应该过像圣诞这样的“洋节”。以前我写过一篇有关感恩节的文章(《感恩的心》),文中直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不赞同中国人过“洋节”。但细想之下,不免有失偏颇,于是又写下了这篇文字。

中国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有兼收并蓄这一特色存在。中华文明便是以中原文化为根基、慢慢地溶合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历经数千年的时光最终淬炼成形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对中滚键卜华民族文明史的最佳写照。身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就应以博大的胸襟去面对外来的文化,而非一味地排斥。我也是对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抱着尊重与学习的态度的,但让我费解的是,目前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热衷于过的各种“洋节”,却并不是对这个节日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感兴趣,而是纯粹的为过节而过节。“洋节”已经成了人们狂欢的理由和各商家搞促销活动的噱头。这样的节日过得实在没什么意义。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也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闻名于世,以春节为代表的各种中国节日也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内涵而越来越引起世界的重视。然而就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兴致勃勃地来过中国节、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之时,我们却慢慢地淡忘、疏离了自己节日,反而热火朝天地过起了洋节。过就过吧,借此了解一下西方文化也是好的,事实却是人们只满足于过“洋节”的繁华与热闹,对其文化内涵兴趣缺缺、一头雾水。其实,“洋节”流传至今并影响广泛,起作用的绝不是热闹的形式和商家的推动,而是其根植于西方亮圆的文化并适应西方人的价值体系使然。比如圣诞节,本是为纪念耶稣诞辰而设的,是属于信仰基督教的人们的节日,圣诞前夜称为平安夜,按理应该是全家人聚在一起,静静地祈祷,感念耶稣顺利降生、赐福人间,就如我们中国的除夕“守岁”。我去基督教堂参与过平安夜的祈祷活动,非常平静温馨,甚至有一丝庄严与圣洁,远非人潮汹涌的狂欢场面可比。感恩节也是如此,本应是一家团聚类似中秋的节日,要“感”的“恩”是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而在中国却成了商家以答谢消费者名义大穗搞促销活动的旗号。在我们抱怨春节的“年味儿”越来越淡时,有没有想过那是一种习俗甚至是文化的缺失?而我们过的“洋节”就更是只有皮毛而没文化内涵的形式了,哦不对,连“形式”都谈不上,充其量只是一种热闹的“过场”!

在我看来,“洋节”不是洪水猛兽,过一过未尝不可,但更应该先了解一下节日的来历以及其所蕴含的独特的西方文化,让节日更有人文气息,这才是过节的意义所在。

另外,类似中国人该不该过“洋节”这类沉重的话题,仅限于成人世界的讨论,不应该牵扯到孩子们。对于孩子们来说,管他节日是本土的还是舶来的,多些快乐的理由没什么不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