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滕王阁序原文
滕王阁序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盗版的四权混淆了法律精神,对创作者的权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社会进步的同时,法律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以适应新的挑战。在信息时代,网络上的盗版和侵权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和创作结果的可持续发展。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创作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在一个以知识和创新为核心的社会里,我们需要加强版权保护和侵权制裁,以鼓励创作者创作更多有价值的作品。
版本多样化、渠道日益增加的现实面前,版权保护的难度也日益加大。唯有完善法律规范,加强执法力度,并借助技术手段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应对盗版和侵权问题的挑战。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盗版行为的道德谴责和社会监督。只有整个社会形成抵制盗版和侵权的共识,才能真正构建起一片秉持版权意识和尊重创作者劳动成果的净土。
无论是书籍、音乐、电影还是软件,每一种创作都是创作者心血的结晶。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用法律的武器和道德的力量,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创作产业的健康发展。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创作是一种无尽的艺术追求,创作者如同桃花,展现着美丽与生机。而我们每一个读者、用户、观众,都是这美丽花园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让我们共同守护版权,尊重创造,让文化与艺术的花园繁荣昌盛!
结语
《滕王阁序原文》通过对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行讨论,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对盗版和侵权行为的打击,并加强对创作者的法律保护和社会支持。只有当社会形成共识,共同尊重知识产权和版权,我们才能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激励和保护。
二、王勃 滕王阁序 趣闻
王勃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滕王阁序》被誉为是中国古代名篇之一。说起中国古代文学,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很可能是诗词,毕竟古代的中国文学中,诗歌占有了重要的地位。而王勃的《滕王阁序》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滕王阁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它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后人喜爱与推崇。
王勃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又作子容,唐代文学家。其主要作品有《滕王阁序》、《秋夕》等。王勃的诗风清新明快,视野开阔,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是王勃创作的一篇散文,记叙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任太守时,登上滕王阁,俯瞰风景,感叹人生百态的故事。这篇文辞华美,意境深远,被誉为王勃的代表作之一。
趣闻
-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绘了滕王阁的景色,语言优美,气势恢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 滕王阁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境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 《滕王阁序》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王勃的人生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 王勃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唐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三、滕王阁序原文朗读
滕王阁序原文朗读
引言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诗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这首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和精湛的艺术表达而闻名,并被广泛传诵。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滕王阁序的原文朗读,让读者感受这首诗的魅力。
滕王阁序原文朗读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舸舰弥津。
青琐披香,异象云集。棹歌处,月明星稀。乌啼动地,风塞怒号。山枕隐霞,鸟窥青田。赤日炎炎,其润有数。倏忽变化之神奇,玲珑幻境之富丽。肃穆颂而清朗,飘飖遥而漫矣。
投壶隐约,碣石悬灯。博物吞窃,史册云亡。钟鸣鼎食之家,舟楫弥茫;青史亭记之采,雕梁画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凡有心者,皆为之宗。颖悟之士,动与世同。豁达之人,天下为公。忠孝所丽,邦国殷墟。笃行者,六艺之至。好学者,首巧令名。
立则见景,坐则聆风;动则崇文,静则嗜智。独立冠群,孰与争云?矗立磊落,夫复何言?
孔夫子,字鲜于名;宫之雁塔,谯之苍梧。钟离于岳阳,钟期于京城。柳先生,名_unclear_。
结语
滕王阁序作为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其雄浑而豪迈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通过原文的朗读,我们更能体会到王勃的才华与创作的魅力。希望本文能让读者对滕王阁序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中国古代文学保留和传承的重要性有所体会。
四、滕王阁序典故归纳
滕王阁序典故归纳
据元稹所作的《滕王阁序》的典故,讲述了晋代文学家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书法家,因其出色的书法而备受赞誉。《滕王阁序》是王羲之的作品之一,以其丰富的文笔和深刻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典故中的滕王阁是位于滕州城内的一座宫阙,是当时的滕王在位期间所建。滕王非常崇拜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并邀请他登上滕王阁,为其撰写对联。王羲之非常荣幸地接受了滕王的邀请,并写下了这篇千古传世之作。
此《滕王阁序》以自然景色为基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其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一脍炙人口的名句,形象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与生命短暂的真实。同时,也透露出王羲之对人生离别和顺境逆境的思考与体悟。
这篇序文通过对王羲之亲身经历的叙述,将滕王阁与晋代社会风貌紧密结合起来。王羲之的才华为他赢得了名望和地位,而滕王阁则成为他展现才华的舞台。序文深入描绘了滕王阁内外的景色及其历史典故,生动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这种结合使得序文富有生动的描写力,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丰富的历史背景。
典故的归纳
通过对《滕王阁序》典故的归纳,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理解:
- 王羲之才华横溢:王羲之作为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以其卓越的才能在当时备受推崇。他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被后人称为"书圣"。典故中滕王阁即是滕王为了请王羲之写对联而建造的,也显示出滕王对王羲之才华的认可和崇拜之情。
- 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融合:《滕王阁序》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王羲之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山川河流的壮丽和永恒,王羲之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体悟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社会风貌的生动描写:典故中的滕王阁不仅是王羲之展现才华的舞台,也是当时社会风貌的缩影。序文中描述的宫阙内外景色及历史典故,无形之中让读者了解到晋代社会的繁荣与兴旺。
总而言之,《滕王阁序》是一篇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个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的杰作。它以流畅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内涵吸引着读者,使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生的真谛。通过典故的归纳,我们更能理解和欣赏这篇千古名篇的价值和意义。
五、如何评价《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1]
唐 王勃[2]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感悟
古往今来,凌云之气文章不乏,怀才不遇之作常有,为何独《滕王阁序》傲然立于文学史上?因辞彩?美景?盛宴?人杰?……也许都有,但更重要的恐怕是文中那个年轻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心境“开收”中,探寻人生之路的起伏转折所带给我们的思考。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也许他会用一生的实践告诉我们路在何方?
“路在何方?”这是王勃和《滕王阁序》留给我们的命题,人生如白驹过隙,谁人不是过客呢?人生之路的探寻中,失路、无路时有发生,心境开收之间,我们还是跌跌撞撞地往前走。时代局限投射给个人的悲凉也许谁都没有办法摆脱,但不停留,一直走也许是最好的方式。
千百年的光阴过去,滕王阁历经风霜,多次修葺,仍孤傲地屹立于江水之边。它曾经等到过一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他在挥墨留下《滕王阁序》这篇旷世之作后长眠于江水。他的灵魂融入江水,就像人在路途,一直向前。
注释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豫章是汉朝设置的,治所在南昌,所以说“故郡”。唐初把豫章郡改为“洪州”,所以说“新府”。“豫章”一作”南昌”。
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
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襟:以……为襟。因豫章在三江上游,如衣之襟,故称。
三江:太湖的支流松江、娄江、东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
带:以……为带。五湖在豫章周围,如衣束身,故称。
五湖: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又一说指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在鄱阳湖周围,与鄱阳湖相连。以此借为南方大湖的总称。
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引:连接。
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境内有瓯江。
物华天宝:地上的宝物焕发为天上的宝气。
龙光射牛斗之墟:龙光,指宝剑的光辉。牛、斗,星宿名。墟、域,所在之处。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杰:俊杰,豪杰。灵:灵秀。
徐孺:徐孺子的省称。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当时隐士。据《后汉书·徐稚传》,东汉名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宾客,惟徐稚来访时,才设一睡榻,徐稚去后又悬置起来。
雄:雄伟。州:大洲。
雾列:雾,像雾一样,名词作状语。喻浓密、繁盛,雾列形容繁华。“星”的用法同“雾”
采:“采”同“寀”,官员,这里指人才。
枕:占据,地处。尽:都是。
东南之美: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诗经-尔雅-释地》:“东南之美,有会稽之竹箭;西南之美,有华山之金石。”会稽就是今天的绍兴,后用“东箭南金” 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
都督:掌管督察诸州军事的官员,唐代分上、中、下三等。
阎公:阎伯屿,时任洪州都督。
雅望:崇高声望。
棨戟:外有赤黑色缯作套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时用。这里代指仪仗。
遥临:远道来临。
宇文新州:复姓宇文的新州(在今广东境内)刺史,名未详。
懿范:好榜样。
襜帷:车上的帷幕,这里代指车马。
暂驻:暂时停留。
十旬休假:唐制,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称为“旬休”。
胜友:才华出众的友人
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孟学士:名未详。学士是朝廷掌管文学撰著的官员。
词宗:文坛宗主。也可能是指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
紫电青霜:《古今注》:“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剑六,二曰紫电。”《西京杂记》:“高祖(刘邦)斩白蛇剑,刃上常带霜雪。”《春秋繁露》亦记其事。
王将军:王姓的将军,名未详。
武库:武器库。也可能是指西晋军事家杜预,即杜武库。
家君作宰:王勃之父担任交趾县的县令。
路出名区:(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出:过。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维:在。又有一说此字为语气词,不译。
序:时序(春夏秋冬)
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潦水:雨后的积水。
尽:没有
俨:整齐的样子。
骖騑:驾车的马匹。
上路:高高的道路。
访:看
崇阿:高大的山陵。
临、得:到。
帝子、天人:都指滕王李元婴。有版本为“得仙人之旧馆”。
长洲:滕王阁前赣江中的沙洲。
旧馆:指滕王阁
层:重叠。上:上达。
飞阁流丹:飞檐涂饰红漆。有版本为“飞阁翔丹”。(新课改上对“流丹”给出的注解是:朱红的漆彩鲜艳欲滴)
飞阁:架空建筑的阁道
流:形容彩画鲜艳欲滴
丹:丹漆,泛指彩绘
临:从高处往下探望。
鹤汀凫渚:鹤所栖息的水边平地,野鸭聚处的小洲。
汀:水边平地
凫:野鸭
渚:水中小洲
萦回:曲折
即冈峦之体势:依着山岗的形式(而高低起伏)。
桂,兰:两种名贵的树,形容宫殿的华丽,讲究
披:开
绣闼:绘饰华美的门。
雕甍:雕饰华美的屋脊。
旷:辽阔
盈视:极目远望,满眼都是
纡:迂回曲折
骇瞩:对所见的景物感到惊骇。
闾阎:里门,这里代指房屋。
扑:满
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所以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
舸:船《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
弥:满。
青雀黄龙:船的装饰形状,船头作鸟头型,龙头型。
舳:船尾把舵处,这里代指船只。
销:“销”通“消”,消散。
霁:雨过天晴
彩:日光。
区:天空。
彻:通贯情。
(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变霞鹜》)
穷:穷尽,引申为“直到”。
彭蠡:古代大泽,即今鄱阳湖。
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
断:止
浦:水边、岸边。
登高望远,胸怀顿时舒畅,超逸的兴致迅速升起。
遥:远望。襟:胸襟。甫:顿时。畅:舒畅。
兴:兴致。遄:迅速。
爽籁:清脆的排箫音乐。籁,管子参差不齐的排箫。
遏:阻止,引申为“停止”。
白云遏:形容音响优美,能驻行云。《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睢园绿竹:睢园,即汉梁孝王菟园,梁孝王曾在园中聚集文人饮酒赋诗。《水经注》:“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凌:超过。
彭泽:县名,在今江西湖口县东,此代指陶潜。陶潜,即陶渊明,曾官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
樽:酒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有酒盈樽”之句。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今日盛宴好比当年梁园雅集,大家酒量也胜过陶渊明。
邺水:在邺下(今河北省临漳县)。邺下是曹魏兴起的地方,三曹常在此雅集作诗。曹植在此作《公宴诗》。
朱华:荷花。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光照临川之笔: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抚州市,代指即谢灵运。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宋书》本传称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另一说,四美:音乐、饮食、文章、言语之美。刘琨《答卢谌诗》:“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之子之往,四美不臻。”
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王勃说“二难并”活用谢文,良辰、美景为时地方面的条件,归为一类;赏心、悦目为人事方面的条件,归为一类。
睇眄:看。
中天:长天。
穷睇眄于中天:极目远望天空
宇宙:喻指天地。《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来今曰‘宙’。”
迥:大
盈虚:消长,指变化。
数:定数,命运。
识盈虚之有数:知道万事万物的消长兴衰是有定数的。
吴会(kuài):古代绍兴的别称,绍兴古称吴会、会稽,是三吴之首(吴会、吴郡、吴兴),唐代绍兴是国际大都市,与长安齐名。同时期的诗人宋之问也有意思相近的一首诗:”薄游京都日,遥羡稽山名“。
《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
《古代汉 语》解释:“陆云,字士龙,三国吴承相陆逊 孙。陆逊封华亭侯,陆氏世居华亭。华亭古 称‘云间’。荀隐,颖川人。颖川,地近京城。 后以‘日下’喻‘京都’。”
字面意思是:远望长安在夕阳下,遥看吴越在云海间。
南溟:南方的大海。事见《庄子·逍遥游》。
天柱:传说中昆仑山高耸入天的铜柱。《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北辰:北极星,比喻国君。《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关山:险关和高山。
悲:同情,可怜
失路:仕途不遇。
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帝阍:天帝的守门人。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此处借指皇帝的宫门
奉宣室,代指入朝做官。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汉文帝复召他回长安,于宣室中问鬼神之事。宣室,汉未央宫正殿,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
命途:命运
时运不齐:命运不好。不齐( jì):有蹉跎、有坎坷。
冯唐易老:冯唐在汉文帝、汉景帝时不被重用,汉武帝时被举荐,已是九十多岁。《史记·冯唐列传》:“(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李广难封: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次与匈奴作战,军功卓著,却始终未获封爵。
屈贾谊于长沙:贾谊在汉文帝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圣主:指汉文帝,泛指圣明的君主。
梁鸿:东汉人,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因此得罪汉章帝,避居齐鲁、吴中。
明时:指汉章帝时代,泛指圣明的时代。
机:“机”通“几”,预兆,细微的征兆。《易·系辞下》:“君子见几(机)而作。”
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老当益壮:年纪虽大,但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坠:坠落,引申为“放弃”。
青云之志:《续逸民传》:“嵇康早有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处涸辙: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庄子·外物》有鲋鱼处涸辙的故事。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语意本《庄子·逍遥游》。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孟尝:据《后汉书·孟尝传》,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
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不满世事,佯装狂放,常驾车出游,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一介:一个。
终军:据《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时仅二十余岁
等:相同,用作动词。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投笔:事见《后汉书·班超传》,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宗悫:据《宋书·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因战功受封。
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百龄:百年,犹“一生”。
奉晨昏:侍奉父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非谢家之宝树:指谢玄,比喻好子弟。《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鲤,孔鲤,孔子之子。趋庭,受父亲教诲。《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孔)鲤趋而过庭。(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子)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喜托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杨意,杨得意的省称。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经蜀人杨得意引荐,方能入朝见汉武帝。又云:“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钟期即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钟子期的省称。《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胜:名胜。不:不能。常:长存。难:难以。再:再次遇到。
兰亭:位于中国绍兴。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群贤宴集于此,行修禊礼,祓除不祥。
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临别赠言:临别时赠送正言以互相勉励,在此指本文。
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下一篇小序,在此指本文。
一言均赋:每人都写一首诗。
四韵俱成:(我的)四韵一起写好了。四韵,八句四韵诗,指王勃此时写下的《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这里形容各宾客的文采。
六、滕王阁序属于什么文体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属于文言文学中的辞章文体。
什么是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是王勃在唐代时期创作的一篇诗文,也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这篇序文是写给昔日的好友、滑州滕王之子滕文公的。作者借用滕王的典故,以写名人风范、人生如梦为主题,寄托了作者内心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滕王阁序结构严谨,运用辞章骈文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感慨。它分为序辞和赋辞两部分,共138句,整首文辞优美,语言华丽,行文流畅。王勃通过对滕王的事迹和滕文公的品质的赞美,展示了自己对友情和奋斗精神的思考和敬仰。
滕王阁序的文体特点
滕王阁序属于文言文中的辞章骈文。辞章骈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主要特点是以辞令明白,章法严密为特征。滕王阁序使用了这种文体,通过精心构思和运用,使整篇文章的结构紧凑、条理清晰,寓意深远。
滕王阁序运用了诗的形式,具有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滕王阁序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排比、夸张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表达更加丰富。
滕王阁序的意义和影响
滕王阁序是王勃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优美的文辞、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修辞手法,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篇序文凭借其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以及对友情和人生的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滕王阁序揭示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梦想的思考。它表达了作者对滕文公的欣赏和敬佩,也蕴含了对友情和奋斗精神的讴歌。作为一篇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作品,滕王阁序深受后人的推崇和喜爱。
滕王阁序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以其宏大的气势、优美的诗意和深入的思考,开辟了文言文诗歌创作的新局面。滕王阁序的出现,使诗文创作更加注重内涵和修辞的运用,对后来的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结语
滕王阁序是一篇具有独特魅力的辞章骈文,它通过对滕文公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感慨。它以其独特的文体和艺术性,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滕王阁序的出现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七、滕王阁序课文原文课件
滕王阁序课文原文课件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诗文。它以雄浑豪放的语言,描绘了当时滕王阁的壮丽景象,并融入了王勃的个人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这篇诗文被广大学子所喜爱和传诵,也一直是中学语文课程中的经典之作。
滕王阁序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