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写好2017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首先,我认为每个省份的高考作文题目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难以直接比较哪个省的题目出得最好。不过,我可以列举一些我认为比较有意思的高考作文题目,供您参考:
1. 江苏省:《一个人的力量》
2. 北京市:《未来的世界》
3. 广东省:《母语的味道》
4. 河北省:《小康生活中的幸福感》
5. 上海市:《诚信与信仰》
以上题目都有其独特的角度和思考点,可以启发考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如果是我来写这篇高考作文,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理清思路:首先要明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和看法,思路要清晰明了,避免写作偏题或离题。
2. 拓展思路:针对题目,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并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提供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3. 注意结构:高考作文要求结构清晰,要有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尤其是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逻辑关系。
4. 合理搭配:要注意选用恰当的词汇和语言风格,以及合理的句式结构,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我认为写好高考作文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多读多写,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同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省的高考作文。
二、如何理解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1)高度重视“表达得体”题。
“表达得体”除正确使用一些谦辞、敬语之外,还要考虑说话者的地位身份、学识教养、生活阅历,听话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知识、语言习惯,也要注意特定的时间地点、话题气氛,表达载体的语体风格等。试题形式既可以是客观题,也可以是主观题。
青年学生容易受网络语言的冲击,加之对传统文化词语的陌生,日常语言表达中常常会出现某些词语在理解或表达上的错乱,导致语言使用不合“得体”的要求。专门考查“表达得体”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温儒敏教授认为:“别小看这区区3分,它预示着语文教学回归本位的趋势。”
(2)高度重视与逻辑有关的语言表达题。
语言与逻辑关系密切,语言表达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语言表达不只是有结构搭配和表意明确方面的问题,还应该有逻辑推断的问题。与逻辑思维相关的语言表达内容很多,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到方法,切合点很多。同一个问题,从逻辑的角度看是逻辑思维不严密,体现在语言上则是表达不严谨。例如全国卷Ⅱ第21题。
(3)“警惕”在作文命题和文本阅读题中加入对语言运用的考查。
在作文的命题指向中加入语言运用的目标要求,是2017年作文命题的一大亮点。如全国卷Ⅱ作文题明确要求“合理引用”两三句名句,其中就含有语言运用的指令要求。(语用修辞就包括“用典”。作文命题要求“引用”,就是明确考生必须采用用典的修辞手法以帮助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都是语言运用、语言表达的要求。)
在文本阅读题中加入语言运用的考查因素,也是值得关注的。目前的现代文阅读、古诗欣赏只是要求考生用简答的形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与欣赏,没有向考生提出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要求。那么,2018年高考语文是否会将简答题的语言表达运用也作为评分的一个依据呢?值得重视和期待!
针对2017年高考语文对“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2018年复习备考应着重做好对“阅读思维”的训练:
阅读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首先要从解读思维的合理做起。所谓的“合理”,指的是:命题者遵循了作者写诗写文所遵循的规律,从而提出问题;作为阅读者,也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律去思考相关问题,方能得出准确的回答。
(1)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它在写作上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心意(包括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情绪、意念……),作者心意是阅读者在“读懂作者”这个层面要攻克的最终“堡垒”。
(2)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作者表达心意,除了少数直抒胸臆的信息外,总要凭借某些载体或经由某些媒介来传达这种心意。我们将这种“载体”或“媒介”称为“触媒”——它是触发、寄寓作者情感态度观点意念的土壤。一般而言,一个阅读文本的“触媒”可以表现为四类:人,事,景,物。
(3)如果一个文本比较简单,则由某一触媒直接导出作者心意;如果一个文本较为复杂,触媒还可分出主次,前者是主角,后者是配角,它们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
这些基本的思维原理,带有很强的普遍性,它们体现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传记等绝大多数甚至所有的阅读文本之中,阅读训练要靠一次次将其激活,才能符合每一个文本的具体情况,也才能切实提高考生的思维水平。这就如同数学的定理公式,只有进入到具体的试题中,它们才是真实的、有效的。
语文核心素养,除了语言运用与阅读思维,还有审美与文化,但是,语文素养的底层根基是对语言的感知和对思维的构建。没有这个根基,文学审美和文化传承都成了空中楼阁,因为语文高考毕竟是从读懂一篇文字、想清楚一个问题开始的
三、林妙可参加高考成绩怎么样?
这几天,高考的成绩陆陆续续都放出来了,娱乐圈里的那些高考生格外受人关注!前两天王俊凯就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的高考成绩438分,多出了艺术线一百来分,还特地感谢了为自己辅导的各位老师。
而林妙可的成绩没有公布,一些媒体就开始猜测造谣,说她的分数是342分,考得非常一般而昨天,林妙可终于出来回应了。
有个网友在微博向她求证高考成绩一事,林妙可在私信回复里给了答案:不是传言中的342分,而是404分。言语中有几分无奈和不快,似乎是对近来一些传言的不开心。
这个分数比王俊凯的分数少了三十来分,部分网友就开始对林妙可进行各种批评了。说她不务正业,之前整体矫揉造作,现在成绩露馅了吧?其实从客观上来说,这个分数真不低了,今年艺考的标准线是320分,林妙可怎么样也高出了八十多分,算是个不错的成绩了。有些人拿文理科的分数标准和这个来比,那就没有任何可比性了。
其实网友之所以在这事上把矛头对准林妙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林妙可一直以来的黑点。早前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林妙可一直摇头晃脑,被网友批评为做作,加上之前北京奥运会上假唱事件,林妙可在一部分网友心中已经成为了非常糟糕的童星代表。所以一有争议性的事情发生,网友就把矛头对准林妙可,不管对错,先批评一顿再说。其实这对林妙可是很不公平的!
其实小女孩一直以来都不容易。整天曝光在镁光灯下,被吃瓜群众议论比较,是太残忍了点。
林妙可参加高考成绩还没出来,一般在24号或者25号公布。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林妙可身穿针织衫参加高考 ,被拍到跟同学们一起走出考场,春光满面,身穿针织衫搭配长袖衬衣的她看样子非常有信心,一点也不惧怕炎热。
有网友说:她小时候真可爱,长大了却显老了,这种面孔就是咱们经常说的那种年轻时候不显年轻,老了也不显岁数大的那种长相,小小年级穿衣风格像大妈!
不过,这个题目应该难不倒林妙可。2008年奥运会的难忘经历对林妙可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与她的这个经历可谓一脉相承。
6月7日,2017高考第一天,明星考生林妙可在北京参加高考 。
林妙可被拍到跟同学们一起走出考场,春光满面。身穿针织衫搭配长袖衬衣的她看样子非常有信心,一点也不惧怕炎热。
第一门语文考完后,林妙可与同学有说有笑走出考场,看来考得不错,心情很好的样子。
今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说纽带”和“共和国,我为你拍照”,考题二选一,一篇议论文,一篇记叙文。不愧是首都,连作文题目都如此大气!
不知道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