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庄子祠,道教庙宇。在安徽省蒙城县城东关。
庄
子祠始建于宋元丰元年,时任蒙城县令、秘书丞王竞主持修建,并请后世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撰写了《庄子祠堂记》,此文收录在《苏东坡全
集》中,现存残碑一块。明朝天顺年间,原庄子祠被洪水淹没,明万历八年,也就是公元1580年,时任知县吴一鸾于县城东关,今县棉麻公司院内重建庄子祠。
重建的庄子祠规模宏大,蔚为壮观。有逍遥堂、梦蝶楼、卷蓬、道舍和鱼池桥等建筑。明崇祯五年,也就是公元1632年,时任知县李时芳重修逍遥堂,始建五笑
亭和观鱼台,并镌刻“庄周故里”立于祠堂前。[1]
宋元丰元年
(1078),知县王竟创建于涡河北岸漆园城,后被黄河水淹没,明代万历九年(1581),蒙城知县吴一鸾于今址重建,时有逍遥堂、梦蝶楼、大门、二门、
鱼池桥、观鱼台、道舍等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崇祯五年(1632),知县李时芳重修逍遥堂,增建五花亭并辟池为濠上观鱼园。后历遭兵劫,遂渐颓毁,
所存无几。现寸为1995年重建.
明崇祯五年(1632年),蒙城知县李时芳重修逍遥堂,增建“五笑亭“,辟池为”濠上观鱼园“,并亲撰《新修庄子祠记》。
清代至民国中期,增设景点,以壮观瞻。在通道两侧建碑亭两座,立碑八块,镌刻前贤题咏和乡贤义行诗文;大门两侧分立碑林,一字排列,计三十余块。此后,庄子祠旧址寻得苏轼《庄子祠记》残碑、明宗伯汪镗《新建庄子祠记》碑,今收藏于庄子祠内。
1995年6月28日,重建庄子祠工程破土动工。特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
史研究所古建筑专家张驭寰教授设计,恢复昔日庄子祠内“逍遥堂”、“梦蝶楼”、“鱼池桥”、“观鱼台”、“五笑亭”、“道舍”等景观;增辟“濮池”为庄子
隐钓濮水新景点,一座仿汉代建筑风格的庄子祠又重新屹立在庄周故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