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与黄河谁更长

99作文网 2025-07-01 00:52 编辑:admin 85阅读

一、长江与黄河谁更长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各拉丹冬雪峰,流经青海、西藏、云南、西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0个省(区)市,沿途接纳了700多条支流,大的支流就有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水等许多条著名的大河,淮河的一部分水也是从长江入海。正因为这些大大小小的河流把水送入长江,所以叫长江,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在山东省东北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

当然是长江最长了。

二、为什么叫九曲黄河?

九曲的来历

黄河在上游是一条清澈见底、水明如镜的河流。数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大多是少数民族。其中,主要是由羌族等古老民族演变而成的藏族人民。他们根据黄河上游的地形、景观等,将上游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称,如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玛曲、析(赐)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藏语称“河”为“曲”.

析(赐)支、河曲、九曲

析(赐)支、河曲、九曲是汉、唐时代对黄河上游,今青海贵德以上河段的称呼。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又据汉代桑钦撰《水经注·河水二》记载:“司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滨于河首,左右居也,河水屈而东北流,径于析支之地,是为河曲矣。应劭曰:《禹贡》析支属雍州,在河关之西,东去河关千余里,羌人所居,谓之河曲羌也。”从上述古籍记载看,其地理位置在今青海省贵德县以西的共和、贵南、兴海、同德、久治等县的黄河弯曲之处。这里黄河以东南、北、西北、西南、东北之流向形成了一个“S”形大湾,即称“拉加-贵德大河湾”。因贵德地方在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曾设置河关县,意为锁河之关(因县地在龙羊峡尾部),故汉代时称这段黄河为“析支河”或“河曲”。唐代时对这段黄河又称为“九曲”。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因唐朝金城公主嫁往吐蕃,朝廷将距鄯州(今青海乐都)西南六百多里的黄河九曲地为金城公主汤沐之所(《青海历史纪要》)。贵德等地黄河沿岸有多处温泉,适宜汤沐。俗语说:“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这“九曲”就是唐时对贵德以上黄河段的称呼。

三、青海湖有啥鱼

鱼类有6种,生长在湖中的有青海湖裸鲤(湟鱼)、硬刺高原鳅、隆头高原鳅等

四、青稞俗称什么

青稞,英文名hullessbarley,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的阿坝州、云南的迪庆、甘肃的甘南等地海拔4200—4500米的青藏高寒地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