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快速展开思路的方法
高考作文时间紧迫,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又加之考生心理因素,动笔之前如何把握文章要点,迅速打开 思路,这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如果构思敏捷,作文材料就会纷至沓来,并付诸笔端,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 理,或状之以物。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快速打开高考作文思路的技法。
一、联想法
高考作文构思必须展开联想,这就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活动,恰似腾飞的翅膀。考生根据已确定的文章 要点,对头脑中现有的各种材料展开丰富的联想,开始可能是零散的不集中的,这时的思维活动是放开的, 要占有大量的材料,不要有所束缚,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组合,删除选择,使之成为一个系列整体。联想有 纵式、横式等联想方式。考场作文多数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联想交错运用。1997年高考的小作文就是典型 的联想和想象作文。所给材料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并举例,具体要求是根据这位老师的启发,把这 圆想象成另一个物体。这就要求考生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圆可以想象很多不同的相似物体,有的考 生联想到运动会的跑道,饮水用的井,日落日出的太阳等,这些都是很合理的。1998年给小姑娘作肖像描写 ,2000年设想情境和人物思想性格,2001年写环境和气氛,写人物的话语和神态等,都是给材料联想和想象 作文。考生只有较强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才能思路开阔,构思新颖。
二、比较法
比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粒”,在比较中见差异,只有学会了比 较法,才能反映出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区别,表现出各自事物的特点,作文才会富有新意,别开生面。
对事物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比较,这是一种对比,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这样能把事物认识得更清楚。1991 年全国高考作文把“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选写成发言稿或议论文,就应用对比打开思路,展开论 辩。1993年上海卷作文《机遇》和1994年全国高考作文《尝试》就可用此法展开思路,在学习、生活和实践 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既受赞扬,又被批评,在比较中见高低,见明暗,见差异。由此会思 路顿开茅塞,而不至于浅尝辄止。
对事物又可以从相似点或关系上进行比较,这就是类比,由此及彼,使思路顺畅。1991年“三南”的大 作文,联系漫画内容就“要学会关心别人”/“谈回报”任选一题,由此想到类似的人和事,对爱心与奉献 问题展开议论。1995年全国作文题就寓言诗《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文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600字 左右的议论文, 就应用类比论证法。七只鸟都毁谤别的鸟,反而又受到别的鸟的恶意中伤,我们可以想到“ 事修谤兴,德高毁来”;扬己之长,克己之短;团结奋斗,改革进取等观点,使文章针砭时弊,非常有现实 意义。
利用形象的比喻展开思路,也是类比的一种特殊形式,这可以使文章生动具体通俗而形象。如1986年高 考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就须用比喻法来构思,用树木、森林和气候的'关系来比喻个人、集体与社会 的“气候”的关系。
三、分析法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应学会由点到面、由主到次 、由表及里的辩证分析。近年高考作文特别强调辩证思维的特点。如1990年高考作文试题,第一个小姑娘提 出玫瑰园是个坏地方,“因为这里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要求写一篇关于玫瑰园是个坏地方的议论文。这个 小姑娘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却不是主要的方面,没有用两分法看问题,不符合辩证法的观点,这样立意就 不能高深。1993年高考作文首先要明白梧桐脱皮新旧交替的含义,这就是事物的新陈代谢,人的新老交替, 认识到这种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关系,就能体现出作文的辩证艺术。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选择雨中的一个 或几个人物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这不仅仅是写社会公德方面的文章,而且要综合运用辩证思维 来分析,才属上等的作文。
考生若能对以上高考作文快速构思的联想、比较以及分析等技法正确综合运用,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 作用。
84年安徽省大考作文是什么
1951年高考作文题目: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论增产节约的好处
1952年高考作文题目:我投到祖国的怀抱里来/记一件好人好事
1953年高考作文题目: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1954年高考作文题目: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年高考作文题目: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年高考作文题目:我的母亲
1958年高考作文题目:当建设总路线公布的时候/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件事/记整风运动中的一件事
1959年高考作文题目: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大跃进中的新事物
1961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学了毛主席著作以后/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年高考作文题目: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年高考作文题目:唱《国际歌》时所想起的/“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年高考作文题目: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年高考作文题目:谈革命与学习/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高考作文题目: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年高考作文题目: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年高考作文题目: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年高考作文题目: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年高考作文题目: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高考作文题目: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1984年高考作文题目: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年高考作文题目:“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年高考作文题目:“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年高考作文题目: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年高考作文题目:习惯
1989年高考作文题目:“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年高考作文题目: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91年高考作文题目: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年高考作文题目: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年高考作文题目: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年高考作文题目:尝试
1995年高考作文题目: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6年高考作文题目: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年高考作文题目: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年高考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年高考作文题目: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
2001年高考作文题目:以“诚信”为话题
2002年高考作文题目: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
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
2004年高考作文题目: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
2005年高考作文题目: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
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读(从2006年开始安徽省独立命题)
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提篮春光看妈妈
2008年高考作文题目:带着感动出发
2009年高考作文题目:弯道超越的联想或感悟
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吴兴杂诗的思考或联想
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时间在流逝
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这是84年高考作文
作文(50分)
(注意:写在试卷上,每字占一格,标点符号也写在格内。要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有的同学说:“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
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要求做到观点明确,有所分析,有真情实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