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

99作文网 2025-02-03 15:11 编辑:admin 255阅读

一、如何评价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

写写民族融合,比如汉族是汉族,藏族是藏族,维吾尔族是维吾尔族,高山族是高山族……他们汇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这个怎么样?

二、2019哈尔滨高考作文?

我整理的大概就是这个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三、2019高考作文真题?

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2019年语文高考作文?

2019全国Ⅰ卷高考作文

作文题目:“热爱劳动”演讲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全国II卷高考作文作文题目: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2019全国Ⅲ卷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五、2019年广西高考作文?

2019年广西高考的作文是写一篇议论文,议论文的内容非常的丰富,需要我们提出论论文,论据,论点以及具体的内容,才能够写好这篇作文,引经据典。

按照议论文的写作,认真的进行谋划,铺展以及得出结论,正反面两个方面进行不同的认证,才能够写出优秀的作文来,才能够取得优秀的分数,祝你好运,祝你成功考到北京大学读书成绩,人生的辉煌梦想。

六、2019年苏州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是: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2019年满分作文记录在内的,只有一篇满分!

七、2019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及分析

2019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及分析

在2019年的江苏高考中,作文题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学生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思考并书写,展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下面我们将详细分析2019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并为考生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作文题目:值得一读的书籍

这个作文题目要求考生讨论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无论是小说、文学作品、历史传记还是科学类书籍都可以。这个题目的目的在于考察考生对于阅读的理解和体会,以及对于书籍的评价和推荐能力。

考生在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介绍书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等基本信息。
  • 展示书籍内容:主题、情节、人物等。
  • 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对书中的故事、人物、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 解释书籍的意义:这本书对于你个人的成长、思考、价值观的影响。
  • 推荐这本书给其他人:为什么别人也应该读这本书,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我们为考生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首先,考生可以选择自己读过并喜欢的一本书来写作。这样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爱好和体验。其次,考生可以结合实际的经历来写作,比如读书中碰到的困惑、收获以及书中的故事和人物对自己的启发等。同时,考生也可以引用书中的经典语句或者情节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总结来说,对于这个作文题目,考生需要选择一本自己真正喜欢并且对自己有影响的书籍,通过详细介绍、阐述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推荐给其他人,展示出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考生在写作时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思维的条理性。

在江苏高考作文中,考生的作文不仅仅是考察了语言能力,还考察了他们对于社会、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思考和见解。因此,考生在写作时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思考深度,用自己的观点和论述引起读者的共鸣。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考生能够更好地理解2019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抓住重点,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我们也祝愿考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八、2021江苏高考作文主旨?

我们面对着这个“天”,可以是外在的环境,外在的影响力,面对着这样的一个时代,这样的一个环境,我们该如何去追求如何去以弱变强。

这个就又贴近了我们学生的一个实际,就是学生对于强弱的看法,对于自身的强弱的变化的一个看法。

九、2019高考作文类似题型?

都是关于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类似题型

十、2019年高考作文满分?

2019年全国卷1高考满分作文:一碗一筷诠中华

白落梅曾写道:“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旷远,地的辽阔。尝难尽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态。”中华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句“民以食为天”竟令无数文人骚客、权贵宠臣、普通百姓竞折腰,不妨夹起一双木筷,从胃开始,读懂中华。

古来便有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让中国人的餐桌走向多元。而这,恰好体现了古人们的创新精神。倘若没有创新思维,又怎会有火苗的出现?又怎会有火种的保留?“食色,性也。”儒家先哲早已道出国人性格真谛。

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广东人好喝汤,正如广东人的性格,温润谦和;四川人爱吃辣,也恰体现了川妹子、川哥哥们豪爽直率;京城烤鸭色泽金黄,制作讲究,不正是京城“老炮儿”们谨慎机智的最好表现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酸甜苦辣咸,五味全。五味构成一桌满汉全席,菜式多样,人也多样,中国人就是如此多元。

食物上多依附的不乏中华传统。元旦吃饺子,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食物们的名称由于谐音也被用来传递美好愿景——年年有“鱼”,汤“圆”团圆……这些都体现了先人们卓越的智慧以及虔诚的美好祝愿。

然而,正如《月亮的六便士》所言:“任何硬币都有正反面。”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其背后透露出的一些弊端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不知从何时起,三鹿奶粉开始代替了三聚氰胺,红心鸭蛋成为苏丹红浆液的代名词,虾不只是虾,而是注胶虾……渐渐地,人们谈“食”色变,浮云蔽日,食物难辨好恶,这正折射出今日中国个别商家眼里唯利是图,罔顾他人安全,实在是“利欲催人万火牛”,悲哉!

所幸中华民族没有放弃抵抗。食品监管力度的加大、有关法律的出台、执法程序的严格……均在扼杀着不良商家的坏念头。最终,蔽日浮云将被吹薄,也不再会因为“不见长安”而发愁了。

装盛中华美食的瓷碗,素胚勾勒出细致纹路,碗身描绘艳丽的花,这是中华民族千年手艺传承,历史沉淀;夹食中华美食所用木筷,竹香仍溢,挺直坚韧,恰如中华民族性格刚直正义,不阿不谀。

中华美食折射的,除了文化还有人性;烹饪方式的改进始发于人们的创新思维,源起于人民精益求精的追求;“纵有安全小隐患,重典治理安人心”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责任心之强大。捧起一碗,执起一筷,于色香味俱全的中华美食中,歆享中国特色中国味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