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把一个日常的片段写得动人?

作文网 2023-03-30 12:32 编辑:admin 280阅读

讲个故事:

一个美女和一个帅哥约会,天下雨了。

怎么写下雨,像白开水一样简单地写就是“下雨了”

动人的写法就是“窗外的细雨,划破路灯橙色的光芒,倾泄而下”。

这样一写,画面感与浪漫氛围,扑面而来。


把一个日常的片段写得动人,就是要写出画面感,形象生动。

回到正题——写作如何写出画面感?

用what-why-how模型回答这个问题?


1、解决问题前先定义问题

what——什么是画面感?

画面感,就是用文字在读者心里画一幅画。

大家都说顺应趋势,搞好粉丝经济,这些都是高大上的词语,比较抽象。

而雷军用一句话形象表达,非常有画面感: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


2、why——为什么需要画面感?

人类是最智能的视觉动物,人脑中有一半神经网络致力于视觉处理。画面感,也就是形象思维,是最直接、最省力的思维方式,当然也就是我们的大脑最喜欢的思维方式。

写作要想有“直指人心”的效果,就必须把各种不形象的东西形象化,画面感和即视感越强,表达的力度就越强。

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画面感强,记忆深刻:

说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说美女: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写太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写月亮: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how——怎么写出画面感?

先举个例子,来看下面的三句话,仔细品味其中的不同之处:

1.我的生命是残缺、坎坷的,同时也是不幸的; 2.我的生命像一本装订拙劣的书,令人不忍卒读; 3.这本沾满饭菜污渍的书,就像我的生命,散发着令人生厌的酸臭。 第一句:我的生命是残缺的、坎坷的,同时也是不幸的。——这句话虽然用了残缺、坎坷、不幸来形容生命,但无法带来直观的画面感受,只能传递出一个笼统的概念。无论是坎坷也好,不幸也罢,每个人对这些词汇的感受力不同,而且缺乏画面感,无法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第二句:我的生命像一本装订拙劣的书,令人不忍卒读。——将生命比作一本书非常贴切。书是人们熟悉的、时常接触的事物,容易引发读者的认同感。而形容生命如同装订拙劣的书则表现了对我的生命那种混乱不堪、颠倒错乱的伤感之情。将身边熟悉的事物和缥缈虚无的生命感受结合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且过目不忘。 第三句:这本沾满饭菜污渍的书,就像我的生命,散发着令人生厌的酸臭。——这一例句表达的含义更为强烈,“沾满饭菜污渍”强调了画面感,让人产生联想。“令人生厌的酸臭”则进一步刺激了读者的味觉,使读者形成了一种感受式的阅读体验。 案例来自《拆解一切故事写作》,作者:长安野望。

从以上例子可看出,塑造面面感,需要调动读者的感官体验——眼耳鼻舌身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在具体写作上,有以下方法来塑造画面感:

(1)老舍说过:“行动描写可以使人物站起来”人物站起来,自然带来了画面感。

描写时多用动词、名词,少用形容词——让人物动起来,让场景鲜活起来,像拍电影一样。

看文学大师们巧用动词,写出画面感极强的文字: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曹雪芹《红楼梦》


他把钓线的分量挪到左肩上,小心地跪下来,在海水里洗了洗手,他把手放在水里浸了一分多钟,看着血在海水里漂散开去,小船向前行进,水流平缓地拍打着他的手。 而且它的左手还紧缩着,像拳曲的鹰爪。不过,它总会松开的,他想。它总会复原,给右手帮帮忙的。 手啊,你拉呀,他想。腿啊,你可得站稳了。头啊,你得给我坚持住,给我坚持住,你可从来没有掉过链子……——海明威《老人与海》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的动作细节描写,揭示了父亲对儿子深沉如海的爱。


经典的旅游广告文案,用动作描绘了旅游画面: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2)善于抓细节——有细节,才体现真实的场景,有身临其境。

以《红楼梦》为例,曹雪芹对人物嘴部动作细节的描写,活灵活现,非常有画面感:

刘姥姥吃了饭……舔唇咂嘴地道谢。(第六回) 黛玉嗑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第八回) 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情景……个个咬指吐舌。(三十三回) 周瑞家的四人听了凤姐儿念了,都吐舌头摇头儿。(七十回) 旺儿家的看着凤姐,凤姐便努嘴儿。(七十二回)

在以下广告文案中,后者比前者描绘更多细节,也更具有画面感。

例:【插花示范】VS 【3枝小雏菊,让家小清新,美吗?】

例:【iPod容量大】 VS 【iPod,能装1000首歌的随身听】

(3)善于使用比喻、拟人、通感、对比等,生动描述。

例:【网速快】 VS 【网速实在太快,请系好安全带】 ——网速对比车速

例:【德芙巧克力口感好】 VS 【德芙巧克力,纵享丝滑】——口感好,像丝一样滑

例:【橙子甜】 VS 【甜过初恋】——恋爱的体验和橙子的口感相通,简明漂亮


4、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自己的画面感呢?

知乎老师在【读书写作训练营】中提到:

  1. 多看好电影,加强自己的视觉修养。如各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等
  2. 多阅读画面感丰富的文学作品,如《 红楼梦》、《唐诗三百首》等
  3. 旅游、欣赏美景;参加音乐会、美食节、艺术品博览会等

除了写作,日常生活中也会用到【画面感】

以下表达,B比A更具有画面感:

A:她曾经是我最好的朋友。 B: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她是我第一个同桌。她梳着娃娃头,眼睛亮闪闪的,牙齿如同玉米粒般整齐。她笑起来的时候,总像是在做恶作剧时被人发现了一样,令人难忘。


A:“我想和你永远在一起”, B:“我希望有一天我们都70岁了,仍然能手牵手走在沙滩上。”


A:莉莉是个很精致的女孩,她很爱美,希望自己时刻处在完美的状态。 B:莉莉每年用掉的面膜可以铺满20个游泳池,敷到脸上的化妆水、乳液、面霜加起来超过100公斤,购买的口红连起来可以绕足球场一圈。


【总结】

1、人是视觉动物,偏爱形象思维。写作需要塑造画面感。

2、如何塑造画面感,简单有三点:

(1)多用动词、名词,少用形容词。写作时让人物动起来,动起来才有冲突,才能带动情节发展。

(2)充分调动读者的感官体验,加入具体的场景细节(如加入数字、颜色、声音、心理活动等),让读者去经历、思考、了解、共鸣甚至共情。

(3)善用比喻、对比、拟人、通感等写作手法,进一步提升画面感。


【结尾来个彩蛋】

一想起“彩蛋”,画面感是不是来了?

那天在写作训练营里,某个同学分享了什么样的小说有画面感:

诺贝尔文学奖的无冕之王、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的墓碑上有一句话: “我最爱看的是事物危险的边缘、诚实的小偷、软心肠的刺客和疑惧天道的无神论者。”

这样写出来的小说,画面感够惊险刺激吧。

想了解更多画面感的写法,收下知乎官方彩蛋:

【1元好课:知乎三天读书写作训练营】

知乎三天读书写作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