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父爱的成语
父慈子孝、父严子孝、过庭之训、父母恩勤、知子莫若父
一、父慈子孝 [ fù cí zǐ xiào ]
【解释】: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出自】:西汉 戴圣《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译文】:什么叫人道理?父慈,儿子孝,兄好,兄弟友爱,正义,妇人听,长惠,小顺,国君仁义,我忠诚。
二、父严子孝 [ fù yán zǐ xiào ]
【解释】: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出自】: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译文】:开始看到一个乡的人,父亲严厉子孝,长惠幼敬,表现在语气,从你的脸色。
三、过庭之训 [ guò tíng zhī xùn ]
【解释】: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出自】:春来 孔子《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译文】:曾独立,我快步走过庭院。
四、父母恩勤 [ fù mǔ ēn qín ]
【解释】: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出自】:周 孔子编订《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译文】:操心操劳多辛苦,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五、知子莫若父 [ zhī zǐ mò ruò fù ]
【解释】: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出自】:战国 管子《管子·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译文】: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没有比皇帝更了解臣子的了
二、形容父亲对子女爱的成语
血浓于水 含辛茹苦 血浓于水 父爱如山 母爱似海 含辛茹苦、 孟母三迁、 哀哀父母衣食父母 父慈子孝 孝思不匮 老牛舐犊 望云之情
三、形容老师父母的成语
恩同父母、恩逾慈母、孜孜不倦、含辛茹苦、含辛忍苦
一、恩同父母 [ ēn tóng fù mǔ ]
【解释】: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出自】: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
【译文】:我想神皇陛下,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二、恩逾慈母 [ ēn yú cí mǔ ]
【解释】: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自】: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译文】:陛下给予的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
三、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自】:南朝 范晔《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译文】:性格沉稳好学,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四、含辛茹苦 [ hán xīn rú kǔ ]
【解释】: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出自】: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译文】: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做的,忍受辛苦,为了许许多多的人而做。
五、含辛忍苦 [ hán xīn rěn kǔ ]
【解释】: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同“含辛茹苦”。
【出自】:明末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只好含辛忍苦,自己懊悔怨怅,没个处法。”
【译文】:只好忍受辛苦,自己后悔恨惆怅,没有一点办法。
四、描写父母之间的感情成语
描写父母之间的感情成语
举案齐眉、心心相印、相敬如宾、夫唱妇随、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心领神会、相亲相爱、互敬互爱、如胶似漆
五、形容母亲的爱的成语
舐犊情深,孟母三迁,母爱如山,无微不至,寸草春晖,
父母恩勤,哀哀父母,春晖寸草,鹑居鷇食,断杼择邻,
寒泉之思,昊天罔极,老牛舐犊,含辛茹苦,恩逾慈母,
孟母三迁,曾母投杼,可怜天下父母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