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考人生的成语
1、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2、深谋远略、老谋深算
3、字斟句酌、真知灼见
1、学而不思则罔.——孔子
2、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4、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5、人凭借思考而能变成神. ——拉马丁
6、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之一. ——布莱希特
亲,满意请采纳,谢谢!
二、随手拿来用不着怎么思考的成语?
信手拈来:【基本解释】:信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拼音读法】:xìn shǒu niān lái
【使用举例】:这篇文章他~,一挥而就。
【近义词组】:顺手牵羊、唾手可得
【反义词组】:大海捞针、来之不易
【使用方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写作等
【成语出处】: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
三、比喻思考的成语是什么
1. 长虑顾后 虑:思考;顾:回头看。从长远考虑问题。
2. 出处:《荀子·荣辱》:“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
3. 沉思默想 形容深入地思考。沉:深。默:不作声。
4. 出处:魏巍《路标》:“在沉思默想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一种深沉有力的呼喊。”
5. 冲昏头脑 因胜利而头脑发热,不能总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
6. 出处:李欣《“无限风光在险峰”》:“胜利之后,也不‘万事大吉’,不可冲昏头脑,否则还可能丧失胜利的果实。”
7. 大处着眼 从大的方面观察、思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8.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嘁嘁嚓嚓,招生是非,搬弄口舌,决不在大处着眼。”
9. 多谋善虑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10. 出处: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11. 耳食之言 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12.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13. 发人深省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14. 出处: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15. 发人深思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16. 出处:唐·刘禹锡《柳花词三进首(其二)》:“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17. 好谋善断 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18. 出处:晋·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19. 囫囵吞枣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20. 出处: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21. 集思广益 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22.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23. 焦思苦虑 着急忧虑,苦心思考。
24. 口诵心惟 诵:朗读;惟:思考。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25. 出处: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手披目视,口诵其言,心惟其义。”
26. 口诵心维 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27. 苦心积虑 积虑:长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费尽心思长时间的思考问题。
28. 困心衡虑 困:忧;衡:横。心意困苦,思虑阻塞。表示费尽心力,经过艰苦的思考。
29. 出处:《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0. 能谋善断 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31. 出处:晋·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32.
四、形容努力思考的成语
殚精竭虑
[dān jīng jié lǜ]
殚精竭虑,成语。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中文名
殚精竭虑
外文名
meditate deeply on something
出处
唐·白居易《策林一·策头》
拼音
dān jīng jié lǜ
属于
成语
成语典故
【出处】: 唐·白居易《策林一·策头》:“殚思极虑,以尽微臣献言之道乎!”
【举例造句】: 但这“殚精竭虑用苦功夫去认真创作”出来的学说,和我们只有常识的见解是很不一样的。 ★鲁迅《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
相关成语
【近义词】:费尽心机、煞费苦心、处心积虑、呕心沥血
【反义词】:敷衍塞责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