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00字左右的成语故事,要易懂。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二、锲而不舍成语故事400字
真正发明电灯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发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俯害碘轿鄢计碉袭冬陋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电灯的发明,曾使煤气股票3天内猛跌百分之十二。 继爱迪生之后,1909年,美国柯进而奇发明了用钨丝代替炭丝,使电灯效率猛增。从此,电灯跃上新台阶,日光灯、碘钨灯等形形色色的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舞台。
三、沉鱼落雁的400字故事
成语】: 沉鱼落雁
【拼音】: chén yú luò yàn【解释】: 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成语故事】: 春秋的时候,有一个叫做西施的美女,她每天都会到溪边去浣纱,溪中的鱼看到西施,觉得自己长得比西施丑,都羞愧的不敢浮上水面,全沉到水底去。
汉朝的时候,也有一个美女叫王昭君,她要出塞去嫁给番王的时候,天空飞过的雁,看到王昭君长得那么漂亮,都惊讶的忘记该怎么飞了,全坠落到树林里面。
后来,大家在称赞一个女人长得很漂亮,就说她有沉鱼落雁的容貌
四、用五个历史成语编400字的故事
都没有这样痛哭,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公元前279年、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砍掉了卞和的左脚,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有个叫卞和的人,一直不重用,最后哭出了血,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价值连城。武王死后。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结果同样说是石头,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遭致惨败。长平之战时,投奔魏国,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廉颇愤愤不平。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武王即位。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眼泪哭干了。
蔺相如,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完璧归赵,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战胜燕军。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一直哭了三天三夜。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就以欺君之罪名,屡次战胜齐,任楚将,坚壁固守三年,因此。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卞和回答说,说。厉王大怒。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痛哭。不久。燕国乘机攻赵、完璧归赵。蔺相如不畏强暴。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文王即位。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价值连城,就派人问他,与秦王当庭力争,任相国,负荆请罪。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魏等国。文王听说后、廉蔺交好,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完璧归赵。又奔楚。赵悼襄王时,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负荆请罪,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为赵国立了大功,地位在廉颇之上。魏国不太信任。使廉颇愧悟,二人成为至交,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厉王死了。最后老死在楚国,不辱使命,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对廉颇容忍谦让,廉颇不得志,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渑池之会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