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位哲学家想把一头牛赶进牛栏,无论是在他面前使劲地拉,还是在后面狠狠地鞭打。牛就是死活不进栏...
了解客户需求才能获得双赢。
把你觉得好的给他,还是把他觉得好的给他?
二、材料作文 一只阴影里的蚂蚁,见别的蚂蚁都在阳光里
蚂蚁的哲学(四篇可供参考)
一
父亲是生物老师。一日,他看着地上来回忙碌的蚂蚁,不由叹道:“唉,可怜的蚂蚁啊!”
“蚂蚁来回地搬运食物,让自己‘丰衣足食’起来,这样的忙碌和勤劳难道有什么不好吗?”我说。
“在我们看来,蚂蚁是勤劳的,我们看到的蚂蚁,总是来回地奔忙,又是运谷物,又是运稻草,但蚂蚁的忙碌,不是勤劳。”父亲说。
“蚂蚁为了贮存更多的食物,不停地奔忙,难道这不是勤劳吗?”我说。
“蚂蚁的奔忙不是勤劳,而是猜疑。”父亲说,“蚂蚁生性猜疑,它们把食物搬进洞里后,总是不放心,生怕别的蚂蚁偷了去、抢了去,于是,又折腾着把刚搬进洞里的食物搬出来,搬进另一个洞里,它们不断地转运着食物,转运到新的洞穴、新的地点。所以,我们看到的蚂蚁,总是在路上奔忙,似乎是一个勤劳的使者,但实际上是一个被自己的猜疑心绑架的囚犯,一个终生服苦役的囚犯。”
二
一日,闲来无事,观察地上的两只蚂蚁。
两只蚂蚁几乎同时发现了一粒米饭,为了这粒米饭,大打出手。它们相互咬住对方的大腿,仅一会儿工夫,各自就把对方的大腿给活活地撕扯下来。惨烈的战斗之后,两只身负重伤的蚂蚁,向两个不同方向逃去。在我看来,两只蚂蚁一定是回家闭门思过去了。然而,让我意料不到的是,这两只一瘸一拐的蚂蚁,竟各自搬来自己的同伙。两群蚂蚁相互攻击着、撕咬着,打得昏天黑地。
就在这时,我似乎听见了风的一声叹息:“哎,蚂蚁啊,蚂蚁,你们为什么非要如此争斗呢?”就是风这一声叹息,把地上两群争斗的蚂蚁吹得无影无踪。
一次乘飞机,飞到一定高度时,我俯瞰大地,发现大地上的人群,就像蚂蚁般大小。恍惚之中,我似乎听见了一个声音,一个来自无边宇宙的声音,那声音,犹如风对蚂蚁那声轻轻的叹息。
三
地上有一滩蜂蜜。一只蚂蚁见了,迫不及待地爬过去吃。吃饱后,才知自己被蜂蜜粘住,动弹不得。临死前,这只蚂蚁感叹道:“我真傻,为了一点甜头,而葬送了自己。”
受这只蚂蚁的教训,后来,蚂蚁们看见这滩蜂蜜,都绕着走,生怕越雷池一步。可有一只蚂蚁偏不信邪,硬是要重蹈前一只蚂蚁的覆辙,去尝那点甜头。蚂蚁们看着它走向那滩蜂蜜的背影,都嘲笑它傻。
可这只蚂蚁到了蜂蜜旁边时,停下了脚步,在地上拾起一根稻草,用稻草去沾着蜂蜜吃。等吃饱喝足后,这只蚂蚁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了蚁群中间。这时,蚂蚁们才恍然大悟:吃蜂蜜原来还有这样一种吃法!
接受别人的教训,并不是要你固步自封,画地为牢,而是要你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去做出新的尝试,去进行新的探索。
四
一只阴影里的蚂蚁,见别的蚂蚁都在阳光里,便不停地埋怨道:“这世道是多么不公平啊!它让阴影专罩在我的头上,而让阳光专照在别的蚂蚁身上。”
“阴影是不会专罩在谁的头上的。”阳光中的一只蚂蚁说。
“为什么你们都在阳光中,而唯独我在阴影里呢?”阴影中的蚂蚁说。
“那是你自己没有从阴影里走出来。”阳光中的蚂蚁说,“当你从阴影里走出来,走到阳光中来,阴影就不会罩在你的头上了。”
一些生命活在阴影里,那是自己没有从阴影里走出来,走到阳光中去。
三、读《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从表面看,《谁动了我的奶酪?》和其他众多装祯精美的书没大区别,只是薄了些,约4万字,写的是个可爱的寓言故事,每页都配有主人翁滑稽可爱个性鲜明的漫画形象。可就是这本不起眼的小书,在欧美创造了出版业的奇迹:自1998年9月由美国普特南出版公司出版后,两年中销售2000万册,雄踞亚马逊网上书店第一名约80周,同时迅速跃居《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最畅销图书排行榜第一名。
书中有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
“奶酪”在我认为自然是个比喻,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爱情、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等等。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危机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使人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无措,先是追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应对并陷入困惑之中难以自拔。如果你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总耽于“失去”的痛苦、“决定”的两难、“失望”的无奈……那么生活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障碍。生活的迷宫很大,你会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久了,年纪渐长,就“懒得变动”,或者是“没有勇气和激情”再去变动和追寻。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是一个可爱的故事,轻松愉快地便澄明了混沌的生活。当一位被变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肮脏的镜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时,《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条白毛巾从容不迫地擦去镜子上的污迹,让困惑者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作者斯宾塞•约翰逊博士是美国知名的思想先锋和畅销书作家,此外,他还是一位医生、心理问题专家,也是将深刻问题简单化的高手。在他清晰洞彻当代大众心理后,便在该书中制造了一面社会普遍需要的镜子———怎样处理和面对信息时代的变化和危机。
世事变化本无常,《谁动了我的奶酪?》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应对方法,那就是把跑鞋挂在脖子上,时刻准备穿上它,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追寻。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