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薯是什么样子 作文
“升升,我今天买了几个红薯,在汤里放点红薯行吗?”妈妈在厨房里对我说。我一听,太好了,有红薯吃了,连忙答应道:“好,好,多放点,我要吃。”
该吃饭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向餐桌,看见妈妈已经在我的碗里放了两块大红薯,我顾不得烫急忙咬了一口,“啊,呸,呸,难吃死了!”红薯的味道让我大不满意,一点儿甜味都没有,我全吐了出来,向妈妈抱怨道:“这是什么红薯嘛,吃起来一点味道也没有。”妈妈听了,就把其他的红薯放在了阳台上。这是五天之前的事情了。
今天,妈妈又像那天一样在锅里放了红薯,我蛮不愿意地走向餐桌,吃饭时,我把红薯一块一块全挑出来,放进妈妈的碗里。妈妈见了对我说:“尝一块儿吧!”我闭上眼睛将一块红薯放进嘴里,啊,怎么这么甜,比上一次好100倍。难道老妈会魔法吗?把红薯变甜了吗!我急忙问:“老妈,怎么变得这么甜,这不还是原来的红薯吗?”“是原来的红薯,神奇吧,想一想为什么。”老妈说道。
哼,我就不信了!经过一番查找,我明白了,原来,红薯放久了,水分减少很多,皮上起了皱纹。水分的减少对于甜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原因有两个:一是红薯在生长期间,只积累淀粉,储藏以后由于温度降低,红薯的物质发生变化,淀粉越来越少,相对的增加了红薯中糖的浓度。二是在放置的过程中,水参与了红薯内淀粉的水解反应,淀粉水解变成了糖,这样使红薯内糖分增多起来,就变甜了。怪不得在冬天吃烤红薯时从皱裂的薯皮里面流出一种粘稠的汁液,像麦芽糖似的,好吃极了。说到这里,我都有点嘴馋了,恨不得现在就吃一个烤红薯。
虽然这是一次小小的发现,可是却让我明白了一个大的道理,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呀!这个发现让我真高兴!
自评:今天,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道理,真是高兴,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处处留心皆学问”,还懂得了淀粉可以转变为糖,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二、作文《偷烤红薯》
从正月初八那天起,我就一直住在外婆家。今天 我发现外婆家的地窖里有番薯,于是,我就约上 我的六个表兄弟表姐妹去烤番薯,因为我还从来 没有吃上自己烤的番薯呢!再加上春节期间的大 鱼大肉实在让我吃腻啦。 我们拿了一个篮子,带了六块番薯,准备出发。 可我们不知道去哪烤,表姐说:“去田野边的田埂 上烤,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尽情品尝在野外自己烤 蕃薯的滋味。”我们一致赞同表姐的主意,立即朝 田野出发喽。 我们来到田埂边,一看,田埂光秃秃的,一点烤 蕃薯的柴都没有。哎,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我们又只好重新选择地方。 我看见田边有一间小屋,屋后有个小土包,四周 有稻草和树林,于是我们就决定在小屋后面烤番 薯了。 表姐好象是烤番薯的高手,她给我们分工后,我 们就立即行动起来。我们有的挖洞,有的捡枯树 枝,有的捡稻草。我先到稻田捡里一些稻草回 来,接着把稻草点燃。表哥立即将枯树枝堆在稻 草上。不一会儿,火熄灭了。表姐说:“树枝不象 稻草那样,只要火柴点点就能着的,得慢慢让树 枝变热,再燃烧。”我和表哥就看着表姐再次点燃 稻草,将树枝一根一根的往火里放,树枝慢慢地 燃烧起来。 火越烧越旺,我怕火给浪费了,就不顾表姐的阻 止,将一个番薯仍进火里。 每过五分钟,我用树枝将番薯捞出。一看,番薯 竟烧成了黑球。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剥开番薯皮 就啃了起来,竟咬不动,惹得表哥表姐哈哈大 笑。我只好把没烤熟的番薯仍掉。乖乖地看着他 们怎样烤番薯了。 火慢慢地小了起来,表姐将番薯一个个按照顺序 在火堆上并排排好,再把周围的烧红的一节一节 的木炭放在番薯上,然后用泥土将番薯盖住。看 着盖住的泥土,我有点疑惑:这些番薯真的能烤 熟吗?表姐可不管这么多,拉着我们的手去做游 戏。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表姐带着我们掀开泥土,一 股烤番薯的香味扑鼻而来。表姐挑了一个最大的 番薯给我。我拿着滚烫的番薯舍不得放下,将它 从左手调到右手,又从右手调到左手。 我把番薯的皮剥掉,一吃,啊,甜甜的,热呼呼 的。这真是人间美味呀!明年放寒假,我还要来 这里烤番薯。
三、小时候偷地瓜烤地瓜的作文
郭敦顒回答:
在《郭敦顒自传》中记有:
小食品与其它——
对于现今少年儿童来说,一些小食品肯定不算什么,不会有什么值得回味书写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在少年儿童时期,关于小食品的问题还真有一些值得回味之处,那表示出的是一种乐趣,一种情调,反映出的是当时的一种生活画卷,甚至是历史不再的美好画卷,这不很值得一提吗?这方面前面已经提到过一些,下面再补充一些以及其它相关内容。
我家和不少人家在我们家北(后茔后)种有地瓜(甘薯,以前是夏地瓜),秋天时没事的小孩子们就常到家北扒些地瓜烤着或闷着吃。烤就是用明火烤,这样烤出的地瓜外边焦黑了,里面还往往不熟;而闷地瓜则好多了,所谓闷,是先将土坷垃砌个窑然后烧这土坷垃,烧热后将地瓜填到土坷垃窑内,再将窑推倒,烧热的土坷垃就覆盖在地瓜上,再盖上一些土以保热防止散温,这样闷一段时间(约半小时),地瓜就熟了,闷的地瓜着实好吃。
小孩子们并不管这地瓜地是谁家的,是看哪块地的地瓜好,就扒哪里的,也许这是偷,其实并不是。
…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