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快乐的纵向议论文素材
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其实,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1、列现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本文适宜高中课文,鲁迅先生的名篇《拿来主义》为例,对驳论文的这一特征予以探析。
列现象
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事例选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们;罗列的丰富性,以求引起读者共鸣;修辞的多样性,以求彰显行文文采,增强气势。例:
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二、怎样获得快乐作文素材
人生百味,快乐为其中一味,并且是永恒追求的一味。每个人都想拥有快乐,然而我们应该怎样获取快乐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快乐?有人说满脸笑容就是快乐;有人说家和万事兴就是快乐;有人说别人快乐就是快乐;也有人说我能吃上下一顿饭就是快乐。可是快乐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快乐是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快乐是与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快乐是一种心理感受。懂得快乐,善于快乐实在是一种智慧。
曾有人说过:“快乐是我们需求得到了满足。”的确,如果我们需要快乐,必须去寻找他,追求他,才能获取他。快乐并非是一种礼物,也不是一种权利,他需要你发现他,并且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当你实现它后,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自豪、快乐!
当然,一个人获取快乐,除于外界有关外,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性格。其实,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烦恼都是自找的。用对金钱和权力的与火焚烧自己,痛苦不堪;有时甚至为了别人的依据或就抛弃快乐,还总是抱怨快乐从来不找自己。但你想过吗?要不要快乐是由你来决定的。面对欲火,告诫自己:“放下就是快乐。”面对别人的嘲讽,提醒自己:“嘴长在别人身上,耳朵在自己身上,说不说是别人的事,听不听就是自己的事了!”
我们获取快乐,常见为两类型:一个是利己的快乐,一个则是利他的快乐。追求利己的快乐是无害的,是每个人应有的,但前题是不能建在别人痛苦之上,否则你将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利他,便是助人为乐。这是一种崇高的追求快乐,也是一种滋润心灵的最好方式。
实现目标,心胸宽广,助人为乐,如果这几点你都做到了,那么你便获取到了快乐。“知足者常乐”,快乐也是一生,苦恼也是一生,不如让我们现在开始获取快乐。
三、有关因为快乐而忘记痛苦的议论文素材
快乐与痛苦是人的感觉,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时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要求或是希望、期盼.这些想法、要求、希望、期盼,佛家统称为“欲望”,简称“欲”,过盛的“欲”,则成贪欲.但凡一个人的“欲”能得到实现或满足,就会感到快乐;反之失望和痛苦就会随之而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快乐,不希望得到痛苦.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相同条件的人,在相同的物质基础、相同的环境中,就会出现“有人乐天有人悲、有人欢喜有人愁”的不同感受.因此“苦”与“乐”只是人类的主观感受,而与客观因素并无必然的联系.凡人都有欲,漫长的人生就是在这些一个个欲望中伴随着种种痛苦与快乐而渡过的,在生命的终点,回想以往,真的是如梦似幻、虚妄不实.对于这个欲,明白人都知道应有个度,适度的欲望使生活充满情趣,催人奋进;过度的欲望则让生命迅速燃烧,迷人性情.于是又有了“无欲则刚、知足常乐”等民间谏语.一个贪欲的人,由于有很多的想法或希望,希望越多,失望的概率也多,他的痛苦的感觉也会增多;反之,失望的概率少,痛苦的感觉也会少,所谓“知足常乐”就是这个道理.佛家认为,缘于人类的“贪欲”,人世间总的来说是苦的,并且归纳有“八苦”.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