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诗歌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请问是哪四个阶段?
唐代诗歌发展一般分成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二、唐代的文学分为哪四个阶段?
文学分为初期,中期,晚期和末期四个阶段,主要以唐代的时代划分。
三、唐代文学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国家统一,经济繁荣
唐开国以后,唐太宗的政治措施都较开明,社会矛盾缓和、农民生活得到改善,社会生产恢复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繁荣,唐人生活较富裕。经济的发达促进了中外文化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仅在诗歌领域,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唐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文学资料,也奠定了经济基础,广大文人墨士有了创作的情绪和兴趣。
2、中国古代优良的文学底蕴
有人认为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并不是唐代文学繁荣的根本原因,而是得益于中国古代优良丰厚的文学底蕴,既唐代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基础: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作品是唐代文学作家创造力的积极来源,魏晋动乱年代的文学形势正处于需要进一步发展的状态,建安风骨使唐风遒劲,两晋是唐诗高妙,梁陈宫体使唐诗细腻,宋齐的华丽辞藻造就了唐诗的清新爽利。
3、政治清明,思想活跃
唐朝前期清明的政治形式为文学的繁荣创造了一定条件。唐王朝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政策上实施广开言路、纳谏,于是唐朝的文学创造自由广泛,从朝廷政事到民间的儿女情长,都在唐代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有赞颂,有抨击。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方面,唐代的政策也比较开明,以任人唯贤为原则,抛开传统的选才规格,破格选拔人才,提高了庶族地主阶级在政治领域的地位,于是有更多的人群加入到文学创作队伍之中,文学不再是宫廷和贵族的垄断“资产”。文学得到了全面、健康的发展。
4、传播手段多样化
文学传播的媒介可以使多种多样的,古代主要的传播手段有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和题刻传播,文学产生之后大都是靠人们口耳相传而得以保存,在唐代时期的口头传播衍生出了配乐咏唱、合唱和友人互赠等传播形式;另外文学的主要留存形式就是文字记载,唐代的书面传播相当发达,书面形式众多,同时雕版印刷的出现也为唐代文学的传播起到了积极影响;在政治、经济和文学环境的影响下,唐代文人大多浪漫感性,即兴创作时则会随处题、随处书,在众多场合中就出现了如题壁、题石、题画、题树等题写形式,另外还有刻写式的碑文刻写、墓志铭刻写等等。
5、注重文化交流
唐代文学的繁荣发展还得益于当时众多文人墨士之间的切磋交流,他们一般能相互研究,学有所成者对新人进行帮助提携,晚辈也多向前辈虚心请教,这种现象也为唐代文学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四、8、初唐时期唐诗发展的主要特点
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称誉。诗歌的创作不仅古体、近体等各种形式及艺术技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家和作品众多。《全唐诗》所收诗歌近5万首,作者2200余人,而且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唐代诗歌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这也是整个唐代文学的一般划分。
初唐诗歌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初唐大致是指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618-712)。
初唐前期诗歌。初唐前期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贞观时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上官仪等,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齐梁积习犹存。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成为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
初唐后期诗歌。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初唐四杰”的创作开创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文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陈子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
五、唐诗诗体的发展状况如何?
唐诗简介
总论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
一.唐代初期
(一)初唐前期
1.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胸襟。
2.在诗的体式上,完成了五言七言律诗的定型。对我国诗歌发展影响深远。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3.代表诗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二)初唐后期
1.陈子昂主张应该有所寄托。他的38首《感遇》诗,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但他写得最好的是《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含有一种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的伟大的孤独感。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二、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
(一).山水田园诗
1.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
2.代表诗人:
(1)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着蓬勃的生机。《山居秋暝》
(2)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出山水田园的秀美。《过故人庄》、《宿建德江》
(二)边塞诗
1.将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2.代表诗人:
(1)王昌龄的诗有一种浓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出塞》、《从军行》
(2)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有一种豪侠气质。《塞下曲》、《燕歌行》
(3)岑参写边塞风物的雄奇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的诗人李白。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
(四)唐诗到杜甫是一大转变。题材扩大,写法多样。一般认为,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他带有集大成的性质,对后来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三.唐代中期
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
(一)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代表诗人李贺(鬼才)的诗充满青春乐趣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与过早到来的迟暮之感交织在一起。《李凭箜篌引》
(二)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作用。
1.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诗要写得通俗易懂。如《卖炭翁》。在艺术上最成功的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2.元稹写有新题乐府,表示了对国家的关心、对于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于生民疾苦的同情。《遣悲怀三首》《行宫》
(三)中唐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江雪》和刘禹锡《乌衣巷》。
四.晚唐诗歌
1.中唐的那种改革锐气消失了,诗人们走向了自我。
2.杜牧的咏史诗对于历史的思索其实是对于现实的感慨,历史感和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江南春》《泊秦淮》《赤壁》。
3.晚唐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李商隐。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惊人的才华,开拓出一个充满朦胧、幽约的美。他的艺术技巧,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极大地扩大了诗的感情容量,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最后的贡献。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