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石的礁石 - 艾青诗作品

99作文网 2025-01-08 13:51 编辑:admin 73阅读

一、礁石的礁石 - 艾青诗作品

礁石

艾青

一个浪2113,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5261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7.25

(选自《艾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4102壁等,浙江省1653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回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作品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著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答知》《湛江,夹竹桃》等诗集。

二、《礁石》诗中借什么的形象,赞美了什么?

1、“礁石”塑造的是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的扑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它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而且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2、诗中,作者对于礁石这一坚强形象和其具有的精神给予了由衷的赞美和歌颂。

三、《礁石》这首诗的意义

1一个有坚韧、不折不挠的精神的人,是永远不会倒的

2一个有对手的人,是不会认输的

四、艾青的礁石这首诗歌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礁石》是一首诗情浓郁而又耐人寻味的咏物小诗。诗中诗人从全新的角度观察事物,并将自己的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具体意象中,讴歌了“礁石”的光辉形象。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无止地扑过来”,一个“无休止”,一个“扑”,状写了海浪的气势汹汹,不可一世,“无休无止地扑过来”,足见海浪之多,时间之长,它是决心要把礁石冲击得粉身碎骨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深受海浪的无情扑打,礁石该怎么办呢?为了生存,它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斗争:“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这是何等镇定、勇敢!面对强敌,面对困难,礁石主动迎击,把敌人踩在“脚下”。这里,寥寥数语便把礁石坚强、勇敢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透过礁石形象我们不难发现,礁石其实也是诗人坚忍不拔的自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礁石在与浪的搏斗中,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经过巨大的磨难,礁石虽然伤痕累累,但它仍巍然屹立,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对胜利仍充满信心,足见礁石是何等的自信与伟大。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块普通的石头,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艾青的自我形象,我们还可以把它看成是那些敢于反抗压迫、抵制逆流的英雄形象。他们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用微笑面对困难和险阻,他们应是时代和社会的中流砥柱。
除此,我们甚至可以把“礁石”视作一切被压迫民族、一切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旧势力的力量象征。通过世界民族斗争的历史,我们依稀可见被压迫民族的窘境:入侵者妄图动用一切暴力手段来消灭、摧毁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扼杀他们的反抗意识和进步要求。然而诗人深信,只要这些被压迫民族的人民,采取积极的态度,勇敢地迎接各种挑战,胜利的曙光终将出现。
总之,全诗含蓄蕴藉,寓意深刻,诗人用象征手法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满意请采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