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没有关于积极进取的散文诗或诗歌?
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 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嘉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 、散文 4篇 ,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 ,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二、300字以内,积极向上的美文
汪国真的是很好。
如《致友人》
不站起来
才不会倒下
更何况
我们要浪迹天涯
跌倒是一次纪念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生命总是美丽的》
“不是苦恼太多
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
不是幸福太少
而是我们还不懂得生活
忧愁时,就写一首诗
快乐时,就唱一支歌
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
生命总是美丽的”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三、我想要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比如做人处事,提高个人修养的,能够真正帮助到我在现实生活中用的上的。
做人底线(齐奘)
凡事多有“上限”与“下限”。偶理解,所谓“上限”跟“下限”,不过就是“底线”。“上”有上的“底线”,“下”有下的“底线”。“过线”也即“过度”。“过度”即错,“过度”即失,“过度”即毁。
人的一生只有几十年,很是宝贵,自当珍惜。因此,做人无疑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学问不错,此生不枉做人;学问不佳,终日愁眉不展;学问太差,通常都无法平安地过完此生。
那么掌握做人这门学问的关键何在呢?偶以为,就是要“划”好并始终注意把握好做人的“底线”。
就做人的“上限”而言,就该针对不同“性质”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怎么把握?季羡林老先生说得不错:“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也就是说,在区别了“好”“坏”性质之后,对待“好人”,一要真诚,二要容忍。过了这个“度”,那就成了糊涂一生、好坏不分了。鄙人以为,人生遭遇“挫折”也好,“困境”也罢,通常都是人造成的。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没能分清“好”“坏”比采取不同的“策略”。
就做人的“下限”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分寸把握。季羡林老先生有两段名言值得人们深思:1、“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2、“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即便是对待“好人”的大度、体谅和容忍,也是得有“度”的。鄙人以为,这是一种“讲原则”的大度、体谅和容忍;是一种在不侵害或伤害自己以及他人基础上的大度、体谅和容忍。“过度”同样是要不得的。
那么,除了“做人底线”一定要把握好自外,人生过程该怎样才算是“不枉做人”呢?做人(特别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该讲“境界”。这一点,季羡林老先生有关人生三种境界的推荐是很有道理的——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