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写一篇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日记,请给我看篇范文。

99作文网 2025-07-24 22:07 编辑:admin 176阅读

一、我要写一篇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日记,请给我看篇范文。

今天,数学老师教我们学习乘法分配律抄,通过老师的详细讲解和反复练习,我领会了这一个知识点,乘法分配律公式是有趣的数学公式,不能死记硬背,要灵活运用,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都可以广泛运用,让计算更加简便快速,解决计算的复杂性,通过乘法分配律,节约时间zd,体现数学的趣味性,灵活性。

二、五年级下语文名言

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天高地迥,接宇宙之无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 国耳忘家,公而忘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君之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行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三、求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古寺名言(全)

五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语文园地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 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偶 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 骚》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语文园地三

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顶针联)

语文园地四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

千里迢迢 肝胆相照 风雨无阻 坚贞不屈 赤胆忠心 全心全意

鞠躬尽瘁 扶危济困 赴汤蹈火 冲锋陷阵

语文园地五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语文园地七

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

语文园地八

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印度)泰戈尔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 ——(俄国)普希金

四、关于勾股定理证明的小论文400字左右

勾股定理又叫毕氏定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边长的平方等於两条直角边边长平方之和。据考证,人类对这条定理的认识,少说也超过 4000 年!又据记载,现时世上一共有超过 300 个对这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明珠,所以它充满魅力,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证明趋之若鹜,其中有著名的数学家,也有业余数学爱好者,有普通的老百姓,也有尊贵的政要权贵,甚至有国家总统。也许是因为勾股定理既重要又简单,更容易吸引人,才使它成百次地反复被人炒作,反复被人论证。1940年出版过一本名为《毕达哥拉斯命题》的勾股定理的证明专辑,其中收集了367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实际上还不止于此,有资料表明,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已有500余种,仅我国清末数学家华蘅芳就提供了二十多种精彩的证法。这是任何定理无法比拟的。

勾股定理的证明:在这数百种证明方法中,有的十分精彩,有的十分简洁,有的因为证明者身份的特殊而非常著名。

首先介绍勾股定理的两个最为精彩的证明,据说分别来源于中国和希腊。

1.中国方法:画两个边长为(a+b)的正方形,,其中a、b为直角边,c为斜边。这两个正方形全等,故面积相等。

左图与右图各有四个与原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左右四个三角形面积之和必相等。从左右两图中都把四个三角形去掉,图形剩下部分的面积必相等。左图剩下两个正方形,分别以a、b为边。右图剩下以c为边的正方形。于是

a^2+b^2=c^2。

这就是我们几何教科书中所介绍的方法。既直观又简单,任何人都看得懂。

2.希腊方法:直接在直角三角形三边上画正方形,。

容易看出,

△ABA’ ≌△AA'C 。

过C向A’’B’’引垂线,交AB于C’,交A’’B’’于C’’。

△ABA’与正方形ACDA’同底等高,前者面积为后者面积的一半,△AA’’C与矩形AA’’C’’C’同底等高,前者的面积也是后者的一半。由△ABA’≌△AA’’C,知正方形ACDA’的面积等于矩形AA’’C’’C’的面积。同理可得正方形BB’EC的面积等于矩形B’’BC’C’’的面积。

于是, S正方形AA’’B’’B=S正方形ACDA’+S正方形BB’EC,

即 a2+b2=c2。

至于三角形面积是同底等高的矩形面积之半,则可用割补法得到(请读者自己证明)。这里只用到简单的面积关系,不涉及三角形和矩形的面积公式。

这就是希腊古代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其《几何原本》中的证法。

以上两个证明方法之所以精彩,是它们所用到的定理少,都只用到面积的两个基本观念:

⑴ 全等形的面积相等;

⑵ 一个图形分割成几部分,各部分面积之和等于原图形的面积。

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朴素观念,任何人都能理解。

我国历代数学家关于勾股定理的论证方法有多种,为勾股定理作的图注也不少,其中较早的是赵爽(即赵君卿)在他附于《周髀算经》之中的论文《勾股圆方图注》中的证明。采用的是割补法:

,将图中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涂上朱色,把中间小正方形涂上黄色,叫做中黄实,以弦为边的正方形称为弦实,然后经过拼补搭配,“令出入相补,各从其类”,他肯定了勾股弦三者的关系是符合勾股定理的。即“勾股各自乘,并之为弦实,开方除之,即弦也”。

赵爽对勾股定理的证明,显示了我国数学家高超的证题思想,较为简明、直观。

西方也有很多学者研究了勾股定理,给出了很多证明方法,其中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证明是毕达哥拉斯给出的。据说当他证明了勾股定理以后,欣喜若狂,杀牛百头,以示庆贺。故西方亦称勾股定理为“百牛定理”。遗憾的是,毕达哥拉斯的证明方法早已失传,我们无从知道他的证法。

下面介绍的是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对勾股定理的证明。

S梯形ABCD= (a+b)2

= (a2+2ab+b2), ①

又S梯形ABCD=S△AED+S△EBC+S△CED

= ab+ ba+ c2

= (2ab+c2)。 ②

比较以上二式,便得

a2+b2=c2。

这一证明由于用了梯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从而使证明相当简洁。

1876年4月1日,伽菲尔德在《新英格兰教育日志》上发表了他对勾股定理的这一证明。5年后,伽菲尔德就任美国第二十任总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对勾股定理直观、简捷、易懂、明了的证明,就把这一证法称为勾股定理的“总统”证法,这在数学史上被传为佳话。

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以后,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把这个直角三角形所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Rt△ABC中,∠ACB=90°。作CD⊥BC,垂足为D。则

△BCD∽△BAC,△CAD∽△BAC。

由△BCD∽△BAC可得BC2=BD ? BA, ①

由△CAD∽△BAC可得AC2=AD ? AB。 ②

我们发现,把①、②两式相加可得

BC2+AC2=AB(AD+BD),

而AD+BD=AB,

因此有 BC2+AC2=AB2,这就是

a2+b2=c2。

这也是一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而且也很简洁。它利用了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在对勾股定理为数众多的证明中,人们也会犯一些错误。如有人给出了如下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

设△ABC中,∠C=90°,由余弦定理

c2=a2+b2-2abcosC,

因为∠C=90°,所以cosC=0。所以

a2+b2=c2。

这一证法,看来正确,而且简单,实际上却犯了循环证论的错误。原因是余弦定理的证明来自勾股定理。

人们对勾股定理感兴趣的原因还在于它可以作推广。

欧几里得在他的《几何原本》中给出了勾股定理的推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一个直边形,其面积为两直角边上两个与之相似的直边形面积之和”。

从上面这一定理可以推出下面的定理:“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作圆,则以斜边为直径所作圆的面积等于以两直角边为直径所作两圆的面积和”。

勾股定理还可以推广到空间: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对应棱作相似多面体,则斜边上的多面体的表面积等于直角边上两个多面体表面积之和。

若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分别作球,则斜边上的球的表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上所作二球表面积之和。

如此等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