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精准扶贫的高中作文800字
在我们幸福时,身边有一群被我们遗忘的孩子.他们没有我们这麽幸福,他们因贫困而没有上学,穿的破烂不堪,身上也很脏,他们应该说是我们最应该帮助的对象.我们在偷懒晒太阳时,他们却只能和几位大人挤在一张床上,时冷时热的;我们周末在商店疯狂SHOPPING时,他们却只能在家里干活;我们在糟蹋米饭时,他们却只能在田地种麦子......我们吃肯德基麦当劳时,他们却只能在家里吃剩饭剩菜;我们玩过山车海盗船时,他们却只能在家门口玩一些能玩的游戏;我们追星捧族时,他们却一点也不知道什麽是追星?什麽是捧族? 我们追逐时尚,他们却只能穿着那身破烂不堪的衣服. 期待所有的一切会因他们而有所转机. 我们同情,我们流泪;我们象征性的捐款;赠书包,赠书本;手拉手,肩并肩。平静之后,他们照常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照常吃难以下咽的饭菜;照常用树枝在地上写字;照常在寒冷的冬季生冻疮; 照常拖着小小的身躯劈柴; 照常仰望远方想念他们的爹娘.他们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帮助的人.他们的生活不是那样的富裕,他们天天忍受的是多麽痛苦的事情.他们每天上学都要走几个小时的路,而我们现在却只有走2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校了.几个小时和20分钟相比较,几个小时大于20分钟,这个差距是那样之大.
二、精准贫困户的作文怎么写
枝头的花瓣正在怒放着,倔强的生命力,青春的朝气,在花开的一瞬间,太阳的光芒闪耀了大地。——题记十六岁的少年,正值花季。我们都各自怀揣着梦想,奋勇前进。也许,我们会为繁重的学习而感到苦恼;也许,我们会为情感问题而纠结;也许,我们会为自己一时冲动的决定而感到后悔;也许……也许会有太多的也许。人生匆匆,青春不是易逝的一段,我们正值青春时节,怎么能让悲伤将我们的青春悄悄逝去。假如命运折断了希望的风帆,请不要绝望,岸还在;假如命运凋零了美丽的花瓣,请不要沉沦,春还在。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百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人生苦短,为何不在这短暂的生命里,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幸福。悲伤不过是懦弱者的通行证,幸福才是勇敢者的暮志铭。朋友,我们为什么要悲伤呢?难道我们忘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春,每个人只拥有一次,既然青春这么宝贵,为何不珍惜它,把握它?为何不让它在我们的手中放出夺目的光彩?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正是我们播种希望的时候。在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应充实的度过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无悔的青春,完美的答卷,把握好它。待到春风吹过时,回想过去,自己认真把握,干好了该干的每一件事,至少“这”也是对我们生命的一种交代。将青春握在手中,将希望铭记心头,带着希望与梦想,去追求,去奋斗,去创造青春之辉煌!让我们共同谱写出壮丽的青春乐章!
三、关于感恩精准扶贫的作文
那是去年春节前的一天,下雪刚晴没几天,天很冷,爸爸带我一起去他们的扶贫村。
汽车一路颠簸,中午我们到了这个偏僻的村庄。
这个村叫陈村,村里的书记是一位面目慈祥的老爷爷,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吃过午饭,老书记和爸爸商量了一会儿,决定把扶贫的面粉和衣服,钱先分给5户村里最穷的人家。我也随爸爸一户一户的去送东西。
让我吃惊和心痛难忘的是第5户人家,姓陈,一进门,院墙和房子很破旧。主人是一个矮小的哑巴妈妈和三个孩子。听书记爷爷讲,前年他们的爸 爸因病去世了。大女儿11岁,二女儿和我一样大,小弟弟才4岁。他们一家是村子里最穷最可怜的人家,现在由他们的大伯来照顾着。我看到房子里没什么家具,墙角有几袋粮食,炕上只有一床很破的被子,他们穿的衣服很旧。厨房的灶台上有一碗酸菜很多的面糊糊汤。快过年了,难道他们就吃这些吗?怎么没有肉、鸡、鱼、菜、爆竹、新衣服呢?我问爸爸,可爸爸没吭声,脸色很不好。
爸爸他们把面粉、钱、衣物等扶贫的东西送给了他们,我也把自已用压岁钱买的3个铅笔盒、50本本子、200支铅笔送给了三个小朋友。
天快黑了,要走了。忽然,爸爸对书记爷爷他们说:“陈书记,你们几个先走,我一会儿就来”。爸爸拉着我的手,等了一会儿,从他上衣口袋里掏出了100元钱,给了那个大点的女儿。我们就出来了。路上我发现爸爸眼睛里噙着泪水……我心里也很难受……。
这是爸爸第二次去扶贫村。我是第一次。
但,我永远也忘不了这户人家和那三个小朋友!等长大了,我一定要帮助他们,改变他们贫困的面貌,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四、大学生写一篇得精准扶贫的感想1500字左右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引擎下,尤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驱动下,精准扶贫的车轮跋山涉水,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开启了“十三五”新一轮精准扶贫大计。
美丽娄星更是走在了精准扶贫的前沿。4月12日,区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研究下发《娄底市娄星区关于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解难惠民促发展” 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和群众工作的活动方案》,力求通过在全区开展“百个单位驻村、千名干部包户、万名贫困户脱贫”的“百千万”活动来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和群众工作。
扶贫是一项持久战,更是一场攻坚战。根据区委目标要求,要想在2016年实现娄星区12000多人脱离贫困,贫困群众必须在“弱鸟先飞”理念的指引和“滴水穿石”精神的激励下,开启接受“输血”、艰难“换血”、自我“造血”的奋斗历程,通过授人以渔的智慧、技术、信心,真正让困难群众脱离贫困,掌握生存技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输血”先输“智”。扶贫好比看医生,对症下药必须精准到位。一是提升教育水平,从智慧的源头上摆脱贫困。教育是强国之本,更是拜托贫困的根本,针对贫困地区,要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全方位教育结构体系,针对贫困群众,要结好教育帮扶对子,有的放矢。二是开阔群众视野,培育致富意识,构建致富思维,增强支付本领,构建可持续内在动力。三是进驻专业团队,精准识别贫困群众、仔细研判贫困原因、正确选择扶贫项目,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环境资源特征的特色产业。
“换血”当换“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既要知民情,又要仔细分析,精准规划,在全区贫困地区实现“三个覆盖”:一是产业项目覆盖贫困地区,抓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将绿色、环保、生态新兴产业想贫困地区倾斜,将产业链链接到贫困群众家庭,解决贫困群众无处可去、无处可发挥的问题,以兴新产业的新技能带动贫困群众技术提升和创新;二是公路基础设施覆盖全村,要想富,先修路,只有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共同把自家门口的道路硬化中单担当起来,才能为当地的发展、当地人的发展扫除外部障碍;三是技能培训全覆盖,统筹农村资源,以党建为龙头,发挥党员的优势,带动当地技能培训的发展,开展农业技能和非农技能培训,解决农民不会干的敢为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题,实现人人有一技之长,人人有用武之处。
“造血”当从“心”。心,最关键的就是信心。扶信心是扶贫的关键。只有把贫困群众的信心扶起来了,才能让大家看到未来的希望,才有足够强大的“内因”驱动有力的外部行动。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有信心,铁杵磨成针,唯有在心灵的源头改变人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来等、靠、要的被动思想,才能真正帮扶群众脱离贫困,逐步实现小康。
娄星区作为扶贫攻坚的先驱,干部群众必须上下团结,齐心协力,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全区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全区民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