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成语故事?

99作文网 2024-12-05 12:02 编辑:admin 167阅读

一、春秋时期的成语故事?

1、《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夫人齐姜生有一男一女,儿子叫做申生,立为太子,女儿嫁给秦穆公为夫人,成为穆姬;献公又娶北狄狐家的两个女子,她们是姊妹俩,其中姐姐生了儿子重耳,妹妹生了儿子夷吾;献公伐骊戎,又收纳了骊戎之君的女儿骊姬,生了儿子奚齐;陪骊姬陪嫁的妹妹生了儿子卓子。晋献公宠爱骊姬,就立她为夫人,逼死太子申生,立奚齐为太子。重耳和夷吾为避开祸害,逃出晋国,夷吾逃到梁国,重耳逃到狄国。

晋献公去世后,奚齐成为国君,被申生、重耳、夷吾的同党杀了;卓子被立为国君,又被杀。秦穆公派兵护送夷吾回晋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惠公。晋惠公上台后,对内大开杀戒;对外背信弃义,趁秦国遇灾,出兵攻击秦国。秦穆公忍无可忍,出动大军迎击晋军,大败晋军,俘虏晋惠公。后根据穆姬的求情,释放了晋惠公,但把晋国太子圉送到秦国做人质。

重耳出逃后,最初在狄国避难。夷吾从秦国回到晋国后,生怕重耳归国会和他争夺君位,派人去狄国行刺重耳。重耳闻信后,逃出狄国,投奔年迈的齐桓公。齐桓公热情地接待了重耳,并把自己的宗女嫁给重耳,给他们提供了安逸的生活。两年后齐桓公死了,齐国已不能帮助重耳重振大业,姜氏和重耳的谋士狐偃设计将重耳灌醉,驶离齐国,历经曹国、宋国、郑国,均不受待见,直到来到楚国。楚成王以诸侯国君之礼厚待重耳,重耳十分感激。有一次,楚成王开玩笑对重耳说:“您假使回了国,怎样来报答我呢?”重耳说:“我愿意晋国和楚国友好,如果日后不得已发生了战争,在两军相遇时,我一定退避三舍(三舍为九十里)。”后晋惠公死,从秦国逃回去的子圉当了国君,即晋怀公,晋国局势更加不稳。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杀死晋怀公子圉,登位为晋文公。当时晋文公年已六十二岁了。

晋文公登位后,铲除奸佞,重用贤良,晋国很快繁荣起来。而这时周王室发生内乱,晋文公派军队勤王,安定了王室,得到周襄王的分封,继承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此时,楚的势力已深入北方:汉水流域的很多姬姓小国,早已被楚灭掉;陈、蔡两国和楚结成同盟;郑、许、曹、卫、鲁等国,也时而倒向楚国一方;宋襄公的“仁义之师”,也被楚国打得一败涂地。晋、楚争霸中原已成必然,于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一次大战------城濮之战发生了。交战初期,楚强晋弱。为麻痹楚军,诱敌深入,晋文公信守诺言,下令晋军后撤九十里,退避三舍,退到城濮才驻扎下来。随后,晋国利用楚国的骄傲轻敌、军心不齐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最终取得城濮之战的胜利。

二、春秋时期改革和战国时期变法的异同?

不同: 春秋改革①目的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②内容为任用贤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军事, ③特点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 战国变法①目的是建立.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完成统一,②内容为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中央集权,③特点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春秋时期.奴隶制仅仅开始瓦解,战国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三、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战国策》中有一则关于战国时期成语故事,故事是关于「破釜沉舟」的。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春秋末年,秦国的大将白起与楚国的将领屈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秦国大规模的进攻使得楚国岌岌可危,最终楚国君主决定派遣屈原为大将,希望能够扭转战局。

屈原上任之后,经过研究秦军的战术,他发现秦军实力强大,正面硬拼几乎没有胜算。于是,屈原决心使用一种独特的策略,以图找到秦军的弱点。

他深知,秦军在战斗之前都会设法保护自己的后路,以防战败后溃败。于是,他采取了痛下决心的措施。

在战斗即将打响之前,屈原下令焚烧了他们的舟舰和所有的补给物资。这意味着,他们将无法退却,只能全力以赴。

他告诉部下:“我们已经破釜沉舟,今后只有胜利,没有退路。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否则我们就只能凄凉地死在这片土地上!”

屈原的勇气和决心感染了所有的士兵,他们全力以赴投入了战斗。屈原也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战术,在战斗中粉碎了秦军的进攻。

最终,楚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屈原成功地改变了战局。这个成语「破釜沉舟」源自于这个故事,形容在决战的时刻,毅然决然地断绝退路,全力以赴的勇气与决心。

四、战国时期成语故事?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五、春秋时期,早,还是战国时期早?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两个部分,公元前770-公元前476被称为春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被称为战国,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时期的,秦惠文王,庄襄王都是战国的

六、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开始的标志实际上有四个:

1、春秋战国的说法,实际上是孔子写春秋的那段时间,就称为春秋。孔子死了,春秋无法继续,就到了战国时代。所以,春秋战国的最明显的划分界限,就是孔子去世。

同时,还发生了三件大事。

2、田氏代齐。田氏本是陈国来到齐国的客民,在齐桓公时期就颇有重视,到了春秋末期,逐渐形成了势力,取代了齐国原来的姜姓国君。 

3、三家分晋。晋国开始有六卿,分别由赵魏韩、知、范和中行六家担任。

后来四家灭掉了范和中行,以知氏势力最强,知氏的首领知伯(也写作智伯)想灭掉赵魏韩,结果被三家联合打败。三家分别向周王朝索取了诸侯的位置,晋国成了一个小诸侯,战国中期被灭。

4、很容易被忽略,就是在南方,越国趁吴国北方争霸,灭掉了吴国,楚国又灭掉了越国。

使得春秋末期东南方的两大强国灰飞烟灭,战国七雄(九大国)的形式正式确立。

七、孙子是战国时期还是春秋时期的人?

  孙子是春秋时期的人。  孙子一般是指孙武,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卫国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著有中国最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孙武的一些军事观点和治军思想,为后世的军事家传诵和应用,它是我国军事史上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孙武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预测战争胜负主要就是分析以上这些条件如何。孙武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强调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孙武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等。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北宋朝廷追尊孙武为“沪渎侯”。

八、唇亡齿寒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

是春秋时期的故事。《唇亡齿寒》选自《春秋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首先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自刘向、裴骃、刘歆、桓谭、班固皆以《左传》出于左丘明。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亦称:“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

九、三令/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三令五申”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的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军事家孙武晋见吴王之后,呈上所著兵书十三篇。吴王看后,赞不绝口。为考察孙子的统兵能力,吴王挑选了100多名宫女由孙子操练。

孙武为对宫女们讲明军纪,多次命令和告诫,但于事无补,宫女们不听号令,于是孙武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

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

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吴王阖闾便拜孙武为将军。在孙武的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十、中秋战国时期历史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在外流亡十几年不受待见,只有楚成王收留他并待他如上宾。

在一次宴会上,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认真的说:“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当了国君,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楚晋国还是发生战争,晋文君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诱敌深入。楚军见晋军后退,穷追不舍,两军在城濮交战。晋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