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羊字的四字成语
带羊字的成语
虎皮羊质 饿虎攒羊 饿虎见羊 饿虎逢羊
臧谷亡羊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虎荡羊群 臧谷亡羊
羊续悬鱼 羊落虎口 羊触藩篱 羊肠九曲
羊羔美酒 亡羊之叹 素丝羔羊 顺手牵羊
鼠穴寻羊 瘦羊博士 舍策追羊 驱羊战狼
牛羊勿践 鸟道羊肠 买王得羊 卖狗悬羊
狼羊同饲 饿虎擒羊 昌歜羊枣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争鸡失羊 羊质虎皮 以羊易牛 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肠小道 羊入虎群 羊肠鸟道 羊狠狼贪
亡羊补牢 问羊知马 屠所牛羊 亡羊得牛
使羊将狼 替罪羊 如狼牧羊 十羊九牧
牵羊担酒 肉袒牵羊 驱羊攻虎 歧路亡羊
羚羊挂角 虎入羊群 告朔饩羊 挂羊头,卖狗肉
饿虎扑羊 多歧亡羊 羝羊触藩 爱礼存羊
挂羊头卖狗肉 饿虎吞羊
【爱礼存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叱石成羊】叱:呼喊。一声呼喊能把石头变成许多只羊。形容法力神奇。
【昌歜羊枣】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担酒牵羊】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羝羊触藩】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羝羊絓棘】羝羊:公羊;絓:绊住。公羊的角被荆棘绊住,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饿虎攒羊】攒:向一个目标簇拥。像饥饿的老虎向羊簇拥过去一样。形容动作而猛烈。
【饿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见羊】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扑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饿虎擒羊】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吞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放羊拾柴】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希望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
【告朔饩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羔羊素丝】羔羊:小羊羔,此指小羊羔的皮;素:白。用小羊羔的皮毛缝制衣服,用素丝作为装饰。旧时称赞士大夫正直节俭,品德与仪表一样美。
【羔羊之义】旧时指为人或为官清白,有节操。
练与炼的差别
练liàn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练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纟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五笔86:xanw 五笔98:xanw 仓颉:vmkvc
笔顺编号:55115534 四角号码:2519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ec3
基本字义
1. 白绢:素~。江平如~。 2. 把生丝、麻或布帛煮熟,使柔软洁白:~漂(“漂”,漂白)。 3. 反复学习,多次操作:~习。~笔。~操。训~。~功。 4. 经验多,精熟:老~。熟~。干(gàn )~。~达(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 5. 姓。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柬声。本义:把生丝煮熟;亦指把麻或织品煮得柔而洁白) 2. 同本义 [boil and scour raw silk]
练,湅缯也。——《说文》
冬则练帛之中,足以为轻且煖。——《墨子·辞过》
凡染,春暴练。——《周礼·染人》
主练染,作采色。——《后汉书》 3. 又如:练丝(未染色的熟丝) 4. 练习;操演 [practice;drain]
练之禾定。——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又如:练阅(训练检阅);练句(写作时斟酌遣词用句的工夫。也作炼句);练字(写作时用字技巧的推敲琢磨。也作炼字) 6. 漂洗;洗涤 [wash]。如:练衲(漂染过的僧衣);练漂(纺织物精练和漂白的总称。即退浆、精练、漂白、丝光等加工过程的统称) 7. 熔炼 [melt]
方士欲练以求奇药。——《史记·秦始皇本纪》 8. 又如:练丹(炼丹) 9. 通“拣”。选择 [select]
选士厉兵,简练俊杰。——《礼记·月令》。又如:练日(选择日期);练材(精选的优质材料);练择(精选) 10. 染 [dye]
白纱入缁,不练自黑。——王充《论衡》 11. 又如:练肆(染坊) 12. 通“柬”。选择 [select]
既不能昭练贤鄙。——《潜夫论·本政》
〈名〉
1. 洁白的熟绢 [white silk]
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 吴。——《左传·襄公三年》
文绣素练。——《墨子·节葬下》
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远望京邑》 2. 又如:江白如练;练文(形容澄澈的波纹。有如柔软洁白的生丝) 3. 古代祭名。因古时于父母去世十三月时戴练冠祭于家庙而得名 [an ancient sacrificial name]
鲁大夫练而床,礼邪?——《荀子·子道》 4. 又如:练主(丧礼小祥之祭时所立的神主,藏于祖庙以供奏祀);练冠(丧祭所戴的冠);练衣(丧祭时所穿的衣) 5. 水名 [lian river]。在今广东省普宁县至潮阳县一带 6. 通“链”。链子 [chain]
如锁上练。——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姓
〈形〉
1. 白,素色 [white]
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墨。——《淮南子·说林训》 2. 又如:练巾(白色的头巾);练衣(白色布衣);练文(比喻像白练飘动般的波纹) 3. 引申为经验多,精熟 [experienced]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4. 又如:干练(又有才能又有经验);练才(文才练达);练甲(精兵)
炼liàn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炼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火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五笔86:oanw 五笔98:oanw 仓颉:fkvc
笔顺编号:433415534 四角号码:9589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0bc
基本字义
1. 用火烧制或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纯净、坚韧、浓缩:~钢。~焦。~油。~乳。~狱。锤~。 2. 用心琢磨使精练:~字。~句。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火,柬声。本义:提炼) 2. 同本义。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溶化并趋于纯净或坚韧 [smelt;refine]
炼,铄冶金也。——《说文》。王筠曰:“煉鍊同字。”
鍊药瞩虚幌。——江淹《杂体诗·王征君》
公宫令舍之堂,皆以炼铜为柱质。——《韩非子·十过》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刘琨《重赠卢谌》 3. 又如:提炼(用理化方法从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提取);精炼(提炼精华,除去杂质);炼石(烧炼丹石);炼金(炼丹);炼汞(道家烧炼金石药物,以制成丹药) 4. 修炼;锻炼;造就 [cultivate and temper oneself]
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抱朴子·金丹》 5. 又如:炼丹(以气功修炼人体精、气、神,谓之内丹);炼性(道教谓之修炼心性);炼养(修炼养生) 6. 比喻下苦功以求其精 [polish]。如:炼贫(精于耍贫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