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字作文,题目随意,但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字数一定不能少于1000字
指尖划过的时光
命运指引了我,使我在书中找回了自我,在书中读到了慰藉,在书中寻觅到了只属自己的一方天地。我逐渐改变自己,开始接触阳光,沐浴于日光,用快乐去篆刻指尖划过的书时光。
从小便努力地去隐匿自己的情感,不想让太多人读懂自己的悲伤。一个人孤独寂寞,一个人黯然神伤,一个人的日子也学会了去躲避受伤。用尖锐去修饰矛盾,用纠结去捆绑心结,用文字去抒写自己的独特的伤感。
热爱上阳光的那种独特的懒洋洋的暖和,迷恋上大海的那种挥之不去的咸咸的味道,陶醉于午夜星空的那种一望无际的深邃的美丽。相比于这些高深的绝艳,我更热衷于沉溺在书本中去触摸那些五颜六色的心情,追逐精神上的那种丰硕的质朴。我为书狂——指尖划过的书时光,灿烂,美丽,伤感,庞大且让我难忘,难以遗忘。
书中有可以驱散一切阴霾的力量,却也让人感伤,感情受伤。每一本书都拥有着各自不同的情绪,与我们分享它们的喜怒哀乐。但相同的是:书本中的一切都陈列在一片谈谈的悲伤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浓厚。它们过早的暴露了岁月的力量,选择去牺牲自己,去换来真理。逐渐泛黄的纸张只能在一片叹息中被人选择遗忘。我有时也会坐落于一大堆生硬麻木,失去了生机活力的书籍中,痛哭流泪。
过早的选择了遗忘,再也找不回当初的那份对于书籍的浓浓感情。它们在持续的消耗中滋润了一代人,却又只能在一代人的唏嘘中拉下了落幕。从拥有第一本书至失去第一本书,身边的书籍在不断变换着,我们的心态也在习以为然中发生改变:从珍惜到抛弃,我们与书本的距离也被狠狠的划开至一个光河般遥远漫长。珍惜手里的每一本书,不要在失去了这份情感后在选择失声痛哭。因为泪水追忆不回曾经那些美丽的让人怀恋的书时光。
寂寞的时候才回想起,曾经有这么一本书让你脱离了悲伤;痛苦的时候才想起,曾经有这么一本书温柔的抚平了你心灵的创伤;失意的时候才想起,曾经有这么一本书不离不弃的伴随过自己,而在自己成功时候,去选择去毫不在意的抛弃。
我们都在日复一日中淡薄了对身边书籍的情感,我们都在过多的持续阅读中产生了一种审美疲惫,我们都在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中尖叫地去追随了那些花哨的美丽,却逐渐的遗忘了那种书卷的空灵的气息,厌恶了那种迷人的水墨香味。能不能静下心来,听听自己最真实的声音,重新调整阅读在心中的那份重量。不要过于自信的认为自己已能淡然这种情感,那份纯粹的美丽,阅读的时光没有人能轻易地遗忘。
作文《接受与付出》1000字左右
人生之路,如此漫长。在你前进的路途中,你一定会接受别人的恩惠,但你也一定要付出。否则,你就不会顺利的前进。---题记
那是星期三的晚自习,曾老师决定对我们进行一次小测验。测验开始了,第一题是要用到计算器的计算题。呵呵!这下可好了,周围差不多只有我一个人带它,我不给其他人借,这样我考最高分的机会就越大了。第一题我顺利地做完了,心里乐滋滋的,正当我得意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后面占分比较多的几题,都是画图题,这下可把我急坏了,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带尺,于是我厚着脸皮向同学借尺。然而,他们的态度都很坚决,都说我是吝啬鬼,以后再也不会跟我借尺了。
第二天,卷子发了下来,没想到我竟然考得比他们都差,原因就是图画得不规范。我真后悔呀,如果当时自己把计算器借给别人,成绩也就不会差到这种地步了。唉~~~~~~~~~
放学之后,我来到公园,看着就要落下的枫叶,自己更加觉得惭愧,枫叶的一生是成功~~完美的,当他还“活着”的时候,他不断地从母体吸收养料,但当他“死去”后,他仍不会忘记去报答自己的“母亲”。
成功与接受~~付出是相互依存的:只懂得接受,不懂得付出,成功就会消失;只懂得付出,不懂得接受,成功也不会来临。
我们每个人既是接受的主体,也是付出的主体,只要我们合理分配了接受与付出,成功也就会随即而来。
接受加付出等于成功。朋友,你说是吗?
自小我就认为喝牛奶是一种骇人的举动,因为不能与牛宝宝争一个妈妈;自小我就喜欢贴近泥土看水蚤亲吻,听水里泡泡吵架;自小我就喜欢一个人坐着,懒洋洋地看着懒洋洋的太阳,他伸腰我就伸腰,他喝酒我不喝酒。爸爸妈妈都说我是幸福。是我幸福,还是妈幸福?奶奶说是所有人的幸福。 当我学会采石榴花当伞,学会捏泥人把玩时,妈妈就对我说,我拿着的是自然赋予的,而泥人是我送给大自然的。 当我幻想自己在楼兰古城的大街上享受古朴,在西山醉饮落日,在广阔的草原上追随成吉思汗踏遍欧洲的铮铮铁蹄时,妈妈就笑了,说,我想的是书赋予的,而思的是我送给书的…… 就这样,我懂得了接受和付出。 徜徉在生活中,我像一条游鱼,周围的水草很多。面对一个笑容,我会欣然接受,然后再回付一个笑容;面对一次问候,我会坦然接受,然后说一声谢谢。渐渐地,接受与付出成了我的习惯。不管是接受,还是付出,我觉得同样令人快乐…… 就这样,我学会了接受与付出。 游到生活深处,人的心渐渐沉重起来国,妈妈的话时时刻刻在耳边响起。不知不觉之中,为一些疲于利益的事付出了很多,像学习,像成绩一类的事,我还是很幸福。妈妈爸爸每次拿到成绩单或者是荣誉证书脸上都会荡漾出金澜一样的笑意,终于明白奶奶那句话,我是所有人的幸福,这就是我付出后的幸福,确切地说应该是我接受爸妈给予的幸福之后,再付出后的幸福,真的,再辛苦也值得…… 就这样,我再次懂得了接受和付出。 如今,在考场上,我正为我周围的一切而付出,在这之前,我接受了父母的爱的洗礼,同样地,考完以后,我会让父母接受我的爱的洗礼,因为我是所有人的幸福,幸福是所有人的。
在无数个漫长而幽深的夜晚,它独自接受着黑暗的孤寂和清冷,然而它的内心却仿若冰山下的火种,充满着自信和希冀,因为相信有朝一日,满空的星辰都会为它歌唱。
小时候便听说昙花一现的成语,觉得这花太过可惜,穷尽一生,却只换来流星般短促的美好时刻。直到爷爷也种起昙花,便时时观察它,总在想着,它如此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想起爷爷种的其它花,即使在含苞时,也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赞美,何况花开时节,仿佛众星捧月一般,美丽而长久。
然而昙花呢,它接受的是孤独。我很少见爷爷悉心照料过它,仿佛花的生死不足一提。是因为它的渺小和不令人惊艳吗?我想是的。然而在它花开的那一晚,我却被生命所蕴含的无限能量震惊了。依然是它所默默接受的夜晚,然而光芒却是如此耀眼,仿佛集合了所有星辰的光泽,整个夜空都在为它喝彩!
第二天,它的花瓣坠落一地,然而每一片,仿佛都能听到它满足的微笑声,为了刹那芳华,它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
昙花的接受与付出让我肃然对生命敬畏。它对生命的坚韧让我想起一个人——鲍耶·雅诺什,非欧几里得学的创始人,他的一生也如昙花一样在孤独与嘲讽中度过,他的学说不被世人所认可,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却一刻也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终于,在他死后,他的学说被世人所认可,全世界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生命中,有许多人接受着孤独和寂寞,然而他们内心坚定,对未来充满自信,为了理想宁愿付出自己的一生。
接受与付出如同生命送给我们的礼物,让我们勇敢地接受苦难的洗礼,等待为理想付出自己最美好的时刻,即使只是一刹那的芳华。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