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海洲的庙会作文

99作文网 2025-01-22 09:35 编辑:admin 76阅读

一、我家乡海洲的庙会作文

关于逛庙会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吃完午饭,就去东南花都逛庙会。到了东南花都,一看真是热闹非凡、人山人海。那儿有很多表演,分别是:南狮、北狮、中华舞龙、东北海域高跷……其中东北海域高跷表演得最精彩出色,好笑极了,表演的节目是小丑、空翻、媒婆、叠罗汉等,看表演叠罗汉和空翻的时候真刺激,我真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那里还有很多民间特色,我觉得吹糖人十分有趣,我站在那里看他是怎么吹的。那个人的速度可真快,他先在尾巴弄了一个洞,然后一吹一捏之间,一个糖人就做成了。还有抬花轿,爸爸告诉我:“抬花轿是北方的习俗,而捏面人的人,手要很巧才能捏成。”我看见那个人轻轻松松就捏成了,我想;他的手一定很巧。

庙会还有许多好看的节目,真让我大饱眼福,也让我知道了许多民间习俗。让明白了玩也能学到知识。所以,我以后玩也注意观察,这样就会知道更多的知识。

二、我有一篇要求总分结构的小作文,快来帮帮我

节日的街头可真热闹啊。街上可热闹了,车水马龙,挤得水泄不通,大家喜气洋洋,红光满面,携老扶幼,欢度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这时,东边响起了鞭炮声和锣鼓声,人群朝有响声的地方去,我也随着人流过去,那里人声鼎沸。啊!原来是舞狮和舞龙队在表演,只见一条十米长的庞然大物---龙,眼睛瞪得想玩口一样,张着血盆大口,样子可吓人了。“龙身”弯弯曲曲,时而回首摆尾,时而卷成一团,人们赞不绝口。

这可是我辛苦打下的,网上绝对没有,给我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

三、高淳民间习俗作文300习俗

高淳的习俗

跳五猖

跳五猖是在古代神灵出巡、祭祀的基础上衍变的一种古典民间舞蹈,据考始于西周,高淳定埠保留了这一活动形式。跳五猖由五个人戴猖神面具,着神袍,扮五位猖神,掺入土地、城隍、僧、道、役卒多人组成。五猖神手执刀、剑、鞭、锤、叉器械,作巡视状出场,随后是朝拜四方、布列方阵、踩碎步、跑穿插,展臂翘腿,前倾后仰,跑圆场。黑面猖神居中,青、赤、黄、白四猖神团聚收场。舞蹈动作粗犷狂放,配以浑厚凝重的大锣大鼓大喇叭,气氛极其热烈。这种活动要若干年才举行一次,定埠村又地处偏僻,很少与外地艺术交流,至今保留了原始古朴风貌。高淳的跳五猖已选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并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录。

大马灯

大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仍在高淳东坝、固城两地流传。有“江南一绝”的美誉。大马灯在造型上比一般马灯的道具马型高大,是由两人组合表演一匹马。前面一人戴道具扮马头,后面一人曲身紧抓前面人的腰带,披戴道具作马身,两人互相受到牵制,表演时难度较大。在练习阶段要求比较严格,扮马人首先要熟悉真马的性情、动态、静貌;其次是苦练马步功夫。马在行走时,演马首的起左步,演马身就要跟右步。两人四条腿左右交差,亦步亦趋,紧密配合,达到和谐统一,才能把假马演得逼真神气。

打水浒

打水浒并非上演攻打水浒梁山戏剧,真意是表演水浒人物的武术技艺。是武术高手们把武功融入杂耍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武术风格、套路。它刚柔并济,粗犷与优美结合,既可以强身健体,培养尚武精神,又具有欣赏娱乐价值。早年遍布全区,尤以圩区的丹湖、砖墙更出色。在锣鼓指令下,滚、打、腾、跃,颇显梁山英豪之气。高淳武术源远流长,宋朝时就颇有名气。明清时期形成了“高淳世家”和“高淳正宗”两大派。[50]

打水浒

长芦抬龙

高淳区龙舞品种很多,其中淳溪镇长芦杨家的抬龙规模巨大,享有“龙重之冠”的美称。长芦抬龙已有近800年历史,长芦杨氏为北宋靖康年间南迁移民,与杨家将有缘,有忧国忧民壮烈胸怀。杨氏世祖杨迁一倡议兴龙,以荣宗耀祖,于是设龙灯会募捐钱粮,并由巧匠杨义泰构设制作红、黄、青、白、黑五龙。兴龙当逢龙年举办。由于耗资麋费,至清咸丰年间,长芦抬龙减青、黑二龙,保存红、白、黄三龙。黄龙预示丰收,白龙意为风调雨顺,红龙代表阳光普照。传统舞龙不出长芦地,只串村不入户。

游子思归

游子山是高淳的象征。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登上此山,山名由此而得。春秋末期,各国诸侯不把周天子当回事,你争我斗,闹得天下大乱。有位圣人坐不住了,他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于是,他辞去鲁国管司法的长官和代理丞相职务,带着一批弟子,周游列国,四处宣传他那一整套恢复周朝礼制的政治主张。由于孔子之游,后人将梁山改名为游子山,它含有游子思归的意味。直到今天,人们对那些乡土意识较浓的高淳人,仍形容为“看不见游山就要哭”。

四、作文 寒假里发生的事 700到800字

度过一个愉快的寒假,新年又开始了。大家又都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起寒假生活中的趣闻。

大家津津乐道,有说有笑,对过年的美好时光久久不能忘怀。除夕夜,照例是放烟花爆竹的日子,大家也七嘴八舌地说出了那天自己玩的烟花,有绽开似菊的长竿烟花,灿烂如明珠般的大礼花,小巧玲珑的碎珠……姜泽宏更是侃侃而谈,原来他放了个大家从未见过的“福”字大礼花,叫“大福临门”。那随着“噼叭”一声巨响,一团火球窜上了与天空,“噼哩叭啦”地炸成了一个大红色的闪耀着金光的“福”字。过一会儿,这个“福”字又变成了一颗颗流星,舞动着身姿,向他家门口滑落,还真像大福临门,狗年旺旺!听得我们心里直痒痒,也想放个看看。

过除夕,拜大年,肯定少不了压岁钱。王苡人家搞了个创新,把红包礼物都藏了起来。王苡人只好把家里翻个底朝天,逐一逐个地搜寻,不放过一个小角落。皇天不负有心人,王苡人终于在厨房、阳台、书房里找到了自己的红包礼物。李燕的小婆婆最疼爱李燕了,压岁盘里的东西随便挑,给她的压岁钱也最多。李燕也很喜欢她的小婆婆,不仅懂事乖巧,而且讨人欢心,临走时,还不忘祝小婆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吉祥如意,万事顺心,狗年旺旺!”

乡村的过年气息比城市还浓。邹佳凝在乡下的寺庙里烧香时,有幸看见了舞狮、舞龙的人群。只见那狮子威风凛凛、摇头晃脑、活灵活现,它瞪着大灯炮似眼睛,窜到东跳到西,犹如在高兴地撒野。不知从什么时候狮群里窜出了一条龙,它浑身金光闪闪,好动的龙上下翻飞,来了个二龙戏珠。随着敲锣打鼓的声音,龙与狮群渐渐走远了。不过,这对我们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是够新鲜的。

寒假里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李恬堆了个个性十足的雪人。黄苑皓放了个一米多长的燕形大风筝。朱振栋耐心地钓了次鱼。姚庆在舅舅家闹新房。姜丹雯本想挖荠菜,结果挖了一蓝子的野菜……愉快的寒假结束了,想必今年的暑假也一定会有更有趣的事发生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