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工艺品有哪些特色?

99作文网 2025-08-06 18:53 编辑:admin 123阅读

苗族的工艺品有哪些特色?

贵州省黔东南州,是我国三十个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原生文化的中心。黔东南州由于历史及地域原因,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原生民族人文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各民族原生的文化种类繁多,精彩纷呈,尤以苗族和侗族丰富多彩的原生民族文化令人自豪和骄傲:这里有全国最大的苗寨??雷山西江,全国最大的侗寨??黎平肇兴,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台江姊妹节,有世界上独木龙舟的发祥地??台江施洞,有粗犷奔放的苗族祭祀狂欢舞蹈??反排木鼓舞,有后羿武士的后代??亻革家人,有“行云流水”的苗族飞歌,有“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有由杉树演变而来的凝固于空间的历史,侗族古老的鼓楼,有记载镌刻历史的精美而斑斓的苗族服饰(蜡染刺绣),在这里最具特色的苗疆手工艺品(蜡染刺绣银饰)能够满足人们在文化上追求多样性与变异性的消费心理需求!“没有钻石的奢侈和珠宝的名贵,拒绝珠光宝气的苗族银饰含蓄内敛不张扬, 如今的银饰设计加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更加耀眼,独一无二的银饰能彰显女性绚丽端庄、内敛独特的气质,以及精美的制作征服着越来越多的人。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苗族银饰工艺流程很复杂,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苗族最早的银饰艺术萌芽于巫术图腾活动之中。苗家笃信银器能驱邪逐祟、防阴气戕害。古时苗民戴上银脖圈,据说能战胜作恶的“老变婆”,确保合家平安。

河南清明节饮食习俗是怎样的?

每年的阳历4月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但在祭扫形式和清明饮食上各地习俗不尽相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除了扫墓和祭祖,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备受人们关注。在河南,人们最常吃的是馓子、枣糕、鸡蛋。

吃馓子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吃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吃鸡蛋 在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据相关专家介绍,清明吃鸡蛋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专家称,吃鸡蛋,是源于古代的上祀节。人们为婚育求子,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他们来到河边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争捞、剥皮而食,食后便可孕育。现在清明节吃鸡蛋象征圆圆满满。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还有儿童之间“撞鸡蛋”的习俗。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义,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