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汕手帕在民俗中有怎样的妙用?

99作文网 2025-08-06 07:37 编辑:admin 75阅读

一、广东潮汕手帕在民俗中有怎样的妙用?

手帕又称“手绢”、“手巾”,俗称“手布”,是用布料做成呈方形的细薄织物。谈起手帕,很多上了一定年纪的人都对它很有感情,因为小小一块手帕是他们随身不能少的清洁用品,既可擦汗、揩眼泪、擦鼻涕、洗脸、又可抹凳子、拂灰尘、垫坐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潮汕地区,手帕还有特殊作用、含义和情趣,在潮汕民俗活动中应用甚广。

旧时潮汕婚礼,亲定下来,男女要互换信物,通常为戒指,民国以后多以“手帕”为主,故俗称“换手布”。对于作为永结良缘的信物手帕,姑娘们购买时显得格外情重而又神秘莫测。何时往何地选购何样手帕不能公开,当她走进商店货柜时,只能凭眼睛选择最心爱的一条男式手帕,购买时不能讨价还价,更不能买后更换。据说,这意味着定情顺利,亲事一举成功。同时,男方也须亲往商店选购女式手帕。有些心灵手巧的姑娘,还在作为信物的手帕上绣点字画,以表爱情永笃之美好愿望。“换手帕”活动,由男女双方议定吉日,商定地点,一般由男方到女方家中,这是整个定情订婚活动的高潮。旧时“换手帕”作为定情的初级阶段,以后须进行订婚,解放后多以定情即订婚。

潮汕有些地方(如揭西县客家地区),新娘出嫁到夫家,解放前常坐花轿。如果两架新娘花桥路上相遇,两家的新娘子就要上前互赠祝福互道吉祥,她们之间的过节就是互换手帕为礼,礼毕各自走人。手帕里面包有思茅和蔑草。如今无论是步行的,或是单车、摩托车、汽车载的,都一样要交换手帕。 关于这一习俗,民间传说昔时有一位穷新娘一点嫁妆也没有,夫家也是一贫如洗,路上哭得很伤心。刚巧半路遇到一富家新娘,甚为同情她,用手帕包一对金镯相赠。后来穷嫁娘发家致富,而富嫁娘却沿街乞讨,成为乞丐。一天她碰巧乞讨到这位先前的穷嫁娘门口,见门前竹竿上晾有她先前赠送的手帕,知其不忘旧日恩情,便上门求见。已致富的穷嫁娘不忘旧恩,遂将家产一半分给昔日的富嫁娘,从此两家皆富,传为佳话。此后人们便纷纷仿效,于是相沿成俗。此说无从稽考。但喜事相撞,互为礼貌,互相祝福,却是很合人情礼仪的。所以,潮汕很多地方的渡口,常可见到如果有二对新娘同渡,上岸时双方新娘也要互赠手帕,也同样表示互相祝贺,大吉大利之意。

潮汕有些地方,新娘自出阁伊始就要用一块手帕包住红糖,捻于手中。手中捻着红糖,意谓新娘手中捻着红红火火的、甜甜蜜蜜的生活。到新郎家,拜过公婆后,在盖井之前,新娘还要把红糖倒于井中,让邻居们汲水也尝到甜,意思是希望新娘过门后能敦邻睦里,正所谓“过门合人惜”,“合内合外合厝边”是也。

解放前的潮汕地区,情侣无以传书,情人蕴含思念心意,于是有的人便在手帕上题写诗句,赠送恋人以凭寄相思之情,因而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潮汕民间歌谣——“手布诗”。“手布诗”是潮汕民间文学一种样式,与歌册很接近,以四字句为主,以潮音押韵的叙事诗。“手布诗”的句数有一定限度,即以写满一条方格手巾为限,而且要按一定的螺旋顺序阅读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二、揭阳潮汕机场到汕头火车站最快用时

如果不用碰到交通高峰期,正常45-50分钟可以到达的。

以上答案提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

乘坐大巴方面不懂可以发私信给我(汕头一深圳、汕头一广州)全程高速的。

我资料和空间也有联系方式哈!平时票价90元,每天二十多班车对开,汕头市区范围可以免费接的。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祝生活愉快!

三、广东潮汕人走亲戚时有什么习俗?

“走亲戚”,潮人称为“做人客”,是亲戚之间礼尚往来的活动。潮人“走亲戚”喜欢带点食品什么的,名曰“手信”,没带“手信”就到亲戚家便会觉得不好意思,故潮汕各地乡村平时亲戚很少往来,但在传统节日和游神赛会期间,各家各户都有丰富的食品,带点什么“手信”也方便,因而“走亲戚”也就热闹起来。在潮汕,“走亲戚”习俗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情韵味。

潮人崇尚“过门是客”四个字,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凡来访者均热情接待。首先是宾主围成一圈坐下,边拉家常边饮功夫茶,在闲情逸致的气氛中开怀叙旧,不亦乐乎!假若是稀客,主人还要向客人奉上一碗鸡蛋糯米丸甜汤,显示对客人之厚敬。一般的客人,虽不必备点心,但要留客人吃饭,路途较远的还留客人住宿,显得情深而意切,朴实而纯真。在那贫穷的年代,物质匮乏,一般农家平时三餐均吃稀饭,桌上也只有咸菜、菜脯,只有客人来了才煮干饭,桌上才有几盘鱼、猪肉和炒鸡蛋之类的菜色。所以家里来亲戚,孩子们最高兴,因为客人来了既有糖果吃又有干饭好菜吃。

在传统节日期间,纵横交错的乡村道路上,“走亲戚”的男女(以女人居多)络绎不绝,她(他)们穿着整齐,打扮也比平时漂亮得多。她(他)们提着一只或挑着两只上面有盖周边浮有花鸟图案的竹花篮,里面装着各式粿品和三牲等。到达亲戚家里之后,亲戚除了热情待客之外,还必须对客人送来的礼品过目一下并按惯例收取一部分,然后回赠一些特有的食品,以示情来礼往之意。收取客人赠品虽无明文规定,但仍有讲究,客人赠品不能全收或收得太多,又不能一点不收,收得太多便有贪心之嫌,一点不收则意味着看不起客人,因此,要力求做到恰如其分。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