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境内有一座山名叫鸡公山,山中有两处景观:“斗鸡山”和“龙隐岩”。
有人就此作了一副独具慧眼的回文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
2、清朝纪晓岚写的北京城东的一座有名的大庙——大佛寺的文联: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上联是说,人们路过大佛寺这座庙。下联是说,庙里的佛像大极了,大得超过了人。
3、厦门鼓浪屿鱼脯浦,因地处海中,岛上山峦叠峰,烟雾缭绕,海淼淼水茫茫,远接云天。
于是,一副饶有趣味的回文联便应运而生: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扩展资料:
对联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回文联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对联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