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文化

99作文网 2025-01-29 15:50 编辑:admin 168阅读

一、苏州的文化

吴文化

苏州应该说是吴文化的发源和代表吧,相对于苏北徐州代表的楚汉文化,吴风汉韵。不知你是写论文还是做什么用,可以在百度搜一下吴文化或图书馆借点书,这是苏州极力宣扬和向外来学生等极力灌输的文化,一般图书馆都会有这方面的书籍。我大学时老师是苏州研究吴文化的代表,当初的论文我就是写的汉文化。一位我更喜欢楚汉文化。

二、苏州饮食文化

苏州饮食文化

苏式食品是我国传统食品帮式中重要的一支,在我国食品发展史和世界饮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苏式食品与苏州丝绸、园林、工艺并列为苏州四大文化支柱。

苏式食品历史悠久,它早在古代江南青莲岗文化时期(约公元前4500-前4000年)就已形成。在苏州、吴县等地出土的文物,如炭化谷粒、加工粮食的陶杵、数量众多的动植物残骨、残骸,及与饮食有关的食器遗物鉴定情况来看,食品初加工已在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苏式食品品种繁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已有12个大类,1200多个著名品种。12个大类分为6个帮式和6种特色,即苏式菜肴、苏式卤菜、苏式面点、苏式糕点、苏式糖果、苏式蜜饯、苏州小吃、苏州糕团、苏州炒货、苏州名菜、苏州特色酱菜、苏州特色调味品。

苏州素称鱼米之乡,“鱼鲜虾蟹”、“粳糯稻米”便是苏式食品的主调。它的烹调和制作技艺历经代代名厨师因袭与发明,至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苏式食品具有四大特色:

一、讲究时令时鲜。苏州四季分明,季季物产不同,传统饮食素来因时制宜,即使是家常便饭亦很讲究春尝头鲜、夏吃清淡、秋品风味、冬讲滋补。苏帮名菜则更是如此,如春有碧螺虾仁,笋腌鲜,夏有西瓜鸡、清炒三虾,秋有鲃肺汤、大闸蟹,冬则有母油鸡、青鱼甩水等等。苏式糕点更有春“饼”、夏“糕”、秋“酥”、冬“糖”的传统产销规律。时令食品还有现做现卖现吃的风味特色,如春季“酒酿饼”、秋季“鲜肉月饼”等。苏州食品美就美在时鲜。

二、讲究选料做工.苏州传统饮食以“生活鲜嫩”、“宁缺不代”为选料原则,鸡鸭鱼肉选用既讲究部位,如青鱼一条要满四五斤重,用猪肉要选腿精肋条。制作讲究刀工、火工、做工,苏式菜肴以炖、焖、煨、焐为主,兼融炸、爆、留、炒、煸、煎、烤、蒸等烹调手段。精工细作,为苏式食品的风味特色。

三、讲究色香味形。色泽美、香味美、味道美、造型美四者融为和一体,这又是苏式食品传统风格。利用食物的天然色素,点缀食品菜肴,利用花卉的自然芬芳,增进诱人的食欲。尤其是名菜中“松鼠桂鱼”,“孔雀虾蟹”等,船点中枇杷桃子,糕团中园林造型等等更是匠心独到,巧夺天工,将绘画雕塑艺术手段运用于食品制作之中,令人叹为观止。

四、讲究花色品种。苏式食品繁花似锦,品种翻新层出不穷,同样一条鱼,红烧、白烧、清炖、白笃,烹调成冷盆菜,也可制作一道汤,鱼头、鱼尾、鱼身分开可翻出种种菜肴。一碗面,有紧汤(指面汤少一点)、宽汤(指面汤多一点)、冷拌、热炒及软、硬、烂各种讲究,更不用说“浇头”不同的花色面了。

苏式食品花色品种多,甜酸咸辣品味广,可谓老少咸宜,赢得五湖四海朋友赞美。苏州美,美在青山绿水,亦美在饮食文化。

三、姑苏文化诗歌

《姑苏情韵》

作者:刘兴盛

小巷静静,城楼悠悠

院落人家是一道风景

而邻里融和间众情泛轻波

至于小桥流水的质朴

抑或太湖万顷的旷远

于姑苏串连起了风情

沉浸于其间是一种醉酣

心神于此景情下的荡漾

让人不禁欣慰而神往……

而精巧别致的苏州骄傲

那一座座园林的如画风貌

当心灵融和进了此般美丽

迎来的必是如诗意境

现代化的高速,楼厦的巍然

于此同时的苏城标志

也已然嵌上了新时代印记

而一种全景的了然

让人性之世成为俯瞰与仰望

当然我们还要向前

而姑苏老城的旖旎出新

让人心人性向上

虎丘塔的巍然,宝带桥的悠长

拙政园的典雅,寒山寺的沧桑……

种种的姑苏氛围迷漫

令古城苏州更焕新的青春风貌

让我们歌唱吧,歌唱一种

古蕴今风的独致与悠远!

望采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