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北宋开封繁荣的作文

99作文网 2025-01-11 17:21 编辑:admin 152阅读

一、描述北宋开封繁荣的作文

古都风云

开封曾经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以及金朝后期的都城,所以有“七朝都会”之称。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为了称霸中原,迁都大梁(今开封)。当时的大梁“北据燕赵,南通江淮,水陆都会,形势富饶”,是一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大都会。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把国都设在开封。开封的经济日渐繁荣。北宋时期,开封进入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宫殿壮丽,街道整齐,建筑讲究。开封的手工业,尤其是制瓷、印刷、军器和纺织业非常发达。同时,作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开封拥有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崇文院,并组织编纂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四部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

花中隐士

北宋时期,养菊蔚然成风。作为当时的都城,开封的养菊之风更为盛行。每逢重阳佳节,不仅民间有花市赛菊,而且宫廷内也养菊、插菊、挂菊花灯、开菊花会、饮菊花酒。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开封菊花之繁盛由此可见一斑。如今开封人民沿袭了这一传统,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菊花的数量、品种、栽培技术都有很大提高。如今的开封菊花,不但花朵肥大、色泽纯正,而且高矮适度。艺菊中的塔菊高达6.15米,大立菊花朵达6432头、直径4.16米,均为全国之冠。用菊花绑扎的“凤凰展翅”、“孔雀开屏”、“二龙戏珠”等造型惟妙惟肖,形象逼真。菊花品种也由原来的900多个,发展到1200多个。每年金秋十月,全市人民倾城出动,赏菊吟诗。根据这一民俗,开封市把菊花定为“市花”,把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28日定为菊花花会会期。

二、关于古代宋朝过春节的作文三百字

宋代的农历除夕夜,据《梦粱录》的记载,人们要“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门神和钉桃符,主要是为了驱邪避灾,祈求新年好运。门神原先用的是古代传说中能打鬼驱邪的钟馗,北宋末年则以唐代名将秦琼、尉迟敬德代之。人们还贴年画,以增添喜庆气氛。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当时出现了木版年画,便于人们购买张贴。宋人还有除夕夜守岁的习俗。《东京梦华录》载:“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袁文的《瓮闲评》评论说:“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而父子团圆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为也。”

宋代农历正月初一,三更过后、五更来临之时,爆竹便响彻天空。不仅宫中爆竹山响,要举行隆重的元日朝贺礼。寻常百姓也竞相燃放爆竹,开始了拜天地、祭祖先、互相拜年的活动。同僚亲朋之间拜年时,要赠送名刺(即名片)。如果自己不能亲往朋友家拜年,要派人骑马到每一位朋友家,连呼数声,留下一张名刺,表示已前来拜年。节日里还有大量的娱乐活动。如北宋东京,元旦放假三天,“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坊巷)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袜、靴鞋、玩好之类。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入晚“贵家妇女,纵赏关睹,入场观看,入市店饮食,惯习成风,不相笑讶”(《东京梦华录》卷6)。南宋的临安,元旦入夜,还有放烟火、赏灯等许多娱乐活动

宋代的元旦和春节是一回事,我只能帮你这些了,作文你自己写了哈

三、如何看待宋代美术写一篇1000-1500字论文

首先你必须有个方向感,你是想写什么?

“宋代美术”你让我们这些人过手,说不定你得等到过年!而且我也不懂!

你要依据宋代美术着重美观,是何美?着墨出发,一点也不难写!而且对瓷器的生产地什么之类!好像打小报告一样,记者采访一样,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前提不要离题!

四、历史想象作文

宋朝时候火药已经运用于军事上了,另外宋朝航海业的发达已发明了指南针,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也几经诞生了。宋词也空前绝后的繁荣了起来。从这几方面介绍到就可以了。

五、请为这个作文选择一个合适的结尾…………

我走进了苏轼的诗词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有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成为大宋文化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旷世奇才——苏轼。他的天才,他的灵动,他的超逸,他的多情,他的别致,浑身散发着诗香。大起大落,沉浮莫测的人生,曲折多难的儿女情长。走近苏轼,揭开他心灵深处的神秘面纱,去感受他的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的跌宕起伏,狂风暴雨,他一笑泯千仇,淡然漠视,在烟雨迷蒙的人生中探求新的道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坦然乐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遭贬谪又蒙受冤屈,处境险恶,生活困顿,但他临危不惧,永远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不断打击着他支离破碎的人生,苏轼没有见风使舵,也没有惊慌失措,而用平常心去面对,去承受。他带着乐观旷达,走进自然,走近山水,消除一切挫折、不幸。登临山水,怀古凭吊,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壮丽,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苦闷和彷徨的同时,他为泛舟赤壁静谧美好的景色所陶醉,对归隐江河以寄余生的向往。他将有限的生命融入大自然,使精神得以获得超然,获得自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