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的由来故事

99作文网 2023-11-29 03:52 编辑:admin 110阅读

一、"推敲"的由来故事

“推敲”典故

唐朝诗人贾岛,很注意词句的锤炼。其《题李凝幽居》诗中“僧敲月下门”一句用“推”或“敲”字,一时拿不准主意。一天,巧遇大诗人韩愈,贾岛就向韩愈求教。韩愈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从此以后人们就用“推敲”指斟酌字句,反复思考。

二、关于推敲的故事的名字有哪些?

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

推 敲,二字犹豫不决,就有了推敲

三、文学史上的“推敲”故事

春风又绿江南岸还是春风又“到 ”……几个不同的字的斟酌的故事也是属于这一类的吧,具体自己查查吧~~

四、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举事实论据的例子

这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体会,一丝灵感,一刻奇思妙想,多是要看你自己大脑的第一画面。

五、文学史上的“推敲”的故事

贾岛的诗中有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认为“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