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道德
哲学家萨特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高尚的信仰——良好的道德。
我们国家的人民却往往缺失了这些最重要的:礼仪,道德,正直,诚信,人文精神……我们应该避免这些不足,胡锦涛爷爷不也提出了“八荣八耻”来勉励我们,让我们有好的道德观念和思想。八荣八耻像一面镜子,照耀着每个公民的一举一动,让每个公民分清荣辱,树立崭新的社会风气;它是光辉的,又搜嫌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更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启明星。八荣八耻也代表了时代的进步,代表了人们的道德观,它是中国不断进步的诠释。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出租车司机徐国平捡到乘客方女士丢失的新手机,通知方女士,方女士没有时间去拿,他就让妻子送到方女士的家中。一位普普孙拍通通的出租车司机作出了一般人所不能做的举动,这种拾金不昧的良好品质是令人震撼的,让人折服!我们学校里也发生过数件这种值得人学习的事情,就拿我的小学同学叶致远来说吧!在一天下午,我们上完音乐课回到教室,途中,他捡到了一只皮夹,内有现金百世凯手余元,他毫不犹豫的上交给老师。事后,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将钱占为己有呢?”他果断的说:“如果我把钱占为己有失主一定会担心的。”作为一个学生他能够为他人着想,把别人放在第一位那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古人曰:“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无耻、是卑鄙。
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他会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拾金不昧,不迷信爱科学,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更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周恩来,孔子,邱少云,雷锋……死而后已,认真对待学习,坚守纪律,为人民服务。这些伟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的方向,是我们的启明星。但对于我们来说,热爱祖国不一定要气壮山河,我们可以随手捡起地上的每一张纸,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人让个坐,在生活上不攀比……只有做好这一系列的小事,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当一个当值无愧的学生。
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有良好的道德观,有健康的思想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履行我们的职责,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当的文明标兵。“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让我们行动起来,让荣辱观发扬光大,使八荣八耻在每个人心中永驻!
泱泱中华,浩荡五千载,其传统道德,正是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积淀而成的。儒家“仁、义、礼、智、信,”指导了数不清的华夏儿首薯卜女,但是,陈旧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也束缚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在封建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传统品德与在世界经济大潮下催生的现代精神在这个新旧更替的时代相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传统品德与现代精神呢?
首先,我们要辩证地对待传统品德。中国传统道德中包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见贤思齐的自律精神,以及勤劳俭朴、自力更生、诚实守信等等,这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秀道德遗产,是我们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道德资源。当然,作为一种阶级产物,它也存在着一定的陈旧性,对现代社会并不能完全适应。譬如说对于“女子无才便是德”或者道家早期“民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思想就要彻底批判。
现代精神,作为一种新时代新经济环境催生的产物,能够很好的适应这个新的时代,它主张快速、高效、节能,主张民主、科学、创新,主张人权,主张尽可能多的创造财富。但是,现代精神中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指导性内容。现代的科技,现代的对世界对社会的先进的认知,是人们对于人与人,对于人与社会,人与这个地球的关系有了手渗极为深刻的理解,这固然是时代的进步,但也是人们变得者穗过于理智,过于相信科学而少了一些浪漫主意的认知,这也使得现代精神中对于人类社会的指导作用显得生硬。
由此可见,单纯的传统品德或是现代精神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实际上对于传统品德与现代精神,我们应该本着一种互补的态度来对待。譬如于丹的论语心得就是一种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的融合,她用现代的理解来诠释传统品德中起着纲领性作用的《论语》,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她以现代精神来解读传统品德,又以传统品德来指导现代精神,使得传统品德与现代精神都得到了升华,创造了一种富有古典韵味又有时代气息,更加贴近人们生活,易于被人接受的融合文化。
传统品德要求人们做到仁、义、礼、智、信,而现代精神倡导民主、科学、创新;传统品德对女子的三从四德需要抛却,现代精神对于规范人们思想亦不成熟。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个传统品德与现代精神相融合的支点,即二者的共同之处,使之去芜存菁,水乳交融,创造一种既富现代气息,又凝聚传统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的新的思想品德。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